第03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访慰问送温暖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下得去 待得住 干得好
“爱心驿站”积分换物 促贫困户增收致富
江岭村甩掉“穷帽子”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得去 待得住 干得好
——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郭治煜扶贫工作小记
作者: 本报记者 王 颖 实习生 李子晗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马上过年了,郭治煜(右)给贫困户马兰子家送去电暖气,让她暖暖和和过新年。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孟州市南庄镇青龙村贫困户马兰子吃完早饭就忙活着收拾新房的卫生。“收拾好了,把咱的新床放这屋,你看这新刷的白墙多亮堂。”马兰子一边拖地,一边高兴地跟儿子盘算着新房家具的摆设。

  68岁的马兰子身穿枣红色棉袄,脸上笑盈盈的。“这两年,郭书记带俺一家过上了好日子。去年,他帮俺申请把旧房装修一新,看着家里的新房,我这心情好了,越活越年轻。”马兰子说。

  马兰子夸赞的郭书记就是孟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青龙村第一书记郭治煜。2016年2月,他开始驻村帮扶,与村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用情进百家门,用心装百家苦,用劲帮百家难,真正做到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赢得村民称赞。

  马兰子家里两口人,她和二儿子靠耕种两亩薄地维持生计。后来,马兰子患上慢性病,长年吃药,儿子身体也不好,家里常常入不敷出。她整日郁郁寡欢,精神低落。

  2017年春天,在郭治煜的帮助下,马兰子的二儿子参加了技能培训,并成功就业。昔日入不敷出的家里终于有了每月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住院报销兜底、慢性病报销补助、到户增收项目收益……一项项政策红利让马兰子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墙面粉刷、地面硬化、门窗安装、线路改造……昔日四面漏风连墙面都没有粉刷的旧砖房被装饰一新,生活环境的变化让马兰子提起了精气神儿,她逢人便夸郭书记。

  对于郭治煜,贫困户张学荣也怀有感恩之情——

  2018年7月21日,张学荣的妻子李克兰出院回家没赶上往村里去的公交车,下一班车还要等两个多小时。郭治煜听说后,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接她回了村。李克兰住院期间,他还买了牛奶、水果到医院看望,让人感动。

  张学荣家的房子一遇连阴雨屋顶就渗水。郭治煜了解情况后,找人帮他家修了屋顶,没让他花一分钱。

  村里建起琴厂后,热心的郭治煜介绍张学荣到琴厂打零工,一天能赚80元,不出远门就能挣钱贴补家用。

  一桩桩、一件件的暖心事,张学荣都记在心上,让他感念在心的还不止这些。

  “郭书记来到村里以后,我们村变化可不小,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起科技文化中心,水泥路修到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通了有线电视。”细数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张学荣脸上洋溢着幸福。

  在青龙村,关于郭治煜的称赞还有许多。“郭书记人好心好,来俺村驻村是乡亲们的福气。”“郭书记到俺村访贫问苦,帮困解难,还给大伙儿提供法律咨询,真是个万能书记。”“郭书记是好干部,一直留在俺村才好哩!”记者离开青龙村时,乡亲们夸赞郭治煜的话仍在耳边回荡……

  【记者手记】

  记者在马兰子家采访时,她的情绪很激动,有几次说着说着就鼓起掌来,那热情的掌声感染人心。这是一位穷怕了的母亲对改变她生活状况的恩人的真挚感谢,让人感受到郭治煜驻村帮扶期间对村民的款款深情。

  郭治煜说,从小生长在孟州市黄河滩区的他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他和青龙村的乡亲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对他来说,驻村帮扶已远远不是单位布置的工作,而是他想一心一意干好的事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