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紫陵镇范村有一家特殊的超市——“爱心驿站”,这里油盐酱醋、米面、日化用品等应有尽有,与普通超市并无二样。然而,这里“只认人不认钱”,前来购物的只能是紫陵镇的3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靠劳动获得积分,凭积分换取心仪的物品。
记者近日在范村“爱心驿站”采访时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货架,却看不到价格标签,取而代之的是10分、20分等字样。从分值0.5的袋装食醋到分值299的电磁炉,货架上各种分值的物品应有尽有。
2018年7月,市总工会驻范村帮扶工作队积极筹措多方爱心资金,在该村探索建立了紫陵镇第一家“爱心驿站”,覆盖紫陵镇12个村的347户贫困户。“爱心驿站”通过线下爱心企业、社会捐赠、集体捐资等形式以及线上与中国社会扶贫网实现精准对接,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款项汇集到一起,购置各类生活用品,让贫困户通过积极劳动、改变不良习惯等途径获得积分,并根据积分兑换同等价值的物品,以此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家里室内外卫生搞得好就能得5分,家庭和睦、诚实守信还能得5分。还有更多的,主动工作、实现收入稳定在千元以上就能得20分。”“爱心驿站”管理员、范村贫困户张艳说。
她身后的“爱心驿站”积分明细表上明确写着:熟练掌握各项扶贫政策等5项内容被列为基础得分项,完成这些可获得5分至20分不等的积分;家风良好、子女考上大学等4项为加分项目,贫困户家庭达到这几项要求,就能获得5分至20分不等的加分。同时,出现好吃懒做、家庭暴力、不孝顺父母、乱堆乱放等将被扣除至少10分。
“国家的扶贫政策真好,为俺们想得也周到,讲卫生、懂政策、参加劳动就能挣积分换生活用品。俺一定打起精神,凭劳动改善生活。”贫困户张小文说。2018年12月,张小文积极参加村里的义务劳动,主动学习脱贫技能,仅一个月就获得了80分,再加上之前几个月积攒的积分,张小文一次性使用299个积分兑换了一台电磁炉。记者看到,怀里抱着崭新电磁炉的张小文一脸喜悦。
“‘爱心驿站’在村里运行以来,我们驻村工作队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让他们靠自身劳动获得积分,并且领物知感恩、生活思奋进。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正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增收致富。”市总工会驻范村第一书记刘火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