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孝敬镇里看“孝敬”
党建引领带来乡村“蝶变效应”
“三心”工程增强群众幸福感
期待惠民活动尽快到俺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敬镇里看“孝敬”
本报记者 马允安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老大哥,你有这么一个孝顺闺女,以后就等着享福吧……”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11时许,在博爱县孝敬镇齐村一组村民张玲玲家中,该镇党委书记王庆雷拉着村民许发田的手说。“是啊,有闺女和女婿的贴心照顾,我虽然行动有点不便,可我很幸福!”说起自己的闺女——孝敬镇“孝悌之星”张玲玲,许发田一脸欣慰。

  据介绍,张玲玲的生父在她17岁时去世,1999年,她的母亲与丧妻多年、独生女已出嫁的许发田重新组成家庭。为了改善家中生活条件,张玲玲婚后与丈夫承包了多个建筑工地的绑钢筋工作。2012年冬天,继父许发田突发脑梗并落下行动不便的后遗症。2014年,张玲玲考虑到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再加上两个孩子也需要照顾,于是决定买一辆车跑出租。后来,母亲突发疾病身亡,很多人以为张玲玲夫妇会抛弃这个继父。张玲玲看出了继父的焦虑与不安,便对继父说:“叔,放心吧,你对我们一家人这么好,我怎么忍心离开这个家呢,你安心养好身体就行了!”

  在2018年度博爱县“孝悌之星”——齐村七组村民杜瑞红家里,对于儿媳杜瑞红的好,因病不便讲话的婆婆许云眼含泪水不住地点头。市人大代表、该村村委会委员许丽平介绍:“杜瑞红1990年出生,她刚进这个家的时候,婆婆已经患胃癌2年,爷爷80多岁,丈夫弟兄两个,哥哥常年在外。2013年,爷爷病逝。2015年,公公因半月板损伤,无法打工。2017年,婆婆的病复发,只能靠输液维持,在医生建议放弃的情况下,她坚持把婆婆转到郑州一医院做了手术。虽然婆婆住院让家里更困难了,但她没有任何怨言。她说:“千金难买婆婆的健康,有婆婆在,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加幸福美满。”

  走进孝敬镇,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孝文化。当天上午,在该镇孝敬小学,记者与该镇孝敬村两委部分成员以及该村孝文化研究会成员一起学习了孝文化。“孝敬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敬’命名的乡镇,它承载的‘孝敬文化和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王庆雷介绍,该镇留村、蒋村、齐村等素有孝老敬老传统,每年重阳节,这些村都会开展“好婆婆”“好儿媳”“好家庭”评选活动,旨在弘扬孝文化,推进村风民风建设,让孝亲敬老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目前,该镇正将此项活动向全镇各村辐射,让孝敬镇每个村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孝敬”村。

  近年来,孝敬镇多措并举打造孝文化品牌,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2016年,该镇开展了全镇范围内的“十大孝星”评选活动;2017年至2018年,按照县委宣传部安排,该镇又开展了“孝悌之星”评选活动。各村积极动员宣传,深入挖掘,共选出孝星68名。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教育意义,重视孝道的传播,多次举办孝敬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孝星等前来授课,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据介绍,该镇深挖孝文化,推进孝文化小镇建设,积极开展“三进”活动(即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镇政府、各村、各镇直单位及该镇各学校,在显要位置悬挂孝文化相关版面,邀请“孝星”到各单位演讲、作报告等,提倡各单位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传播孝文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孝文化氛围。

  上图为孝敬镇党委书记王庆雷(左一)在该镇“孝悌之星”张玲玲(右二)家中,看望张玲玲和她的继父许发田(右一)。 本报记者 马允安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