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近年来,修武县周庄镇孟村党支部坚持以民心导向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施聚民心、暖民心、惠民心的“三心”工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日前,记者来到孟村采访。在该村便民服务室,记者看到村党支部书记闫喜明正在帮几位村民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我们村干部采用坐班制,每天都有村干部在这里值班,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我们按照党建美学的思维,将功能相近的几个功能室集聚起来,统一挂一个牌,达到综合便民服务的目标。墙面上是我们的办事流程、待办事项,群众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我们能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他们需要准备什么东西,这有效地消除了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的顾虑。”闫喜明告诉记者。
“干好基层工作,关键在于公平、公正、公开。”闫喜明说,该村顺应新时代要求,推行透明决策制度,通过透明决策制度与“四议两公开”紧密结合,更好地让群众参与其中,并接受群众监督。据介绍,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孟村通过实施“五大行动”,积极做好抓党建强村富民工作,努力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实施“头雁领航”行动。完善农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办法,强化管理考核,组织村两委班子公开承诺任期目标,重点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践诺、干事创业。制定村干部履职言语、行为“负面清单”,教育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心存敬畏、干净干事,对突破红线的严肃追究责任。实施党员“五事争先”行动。深化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通过组织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等五个方面争当先进,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实施村党组织“星级创评”行动。围绕村级党组织工作重点,对村党组织进行星级评定、动态调整,推动晋位升级、整体提升。实施“党群服务”提升行动。抓好党群服务站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推进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促进上档升级,提升综合功能。继续抓好村干部坐班轮值服务等制度。实施村集体“强筋壮骨”行动。制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集体增收。开展联系单位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充分发挥联系单位作用,促进村级集体增加收入。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孟村积极挖掘乡村文化,建立了村史馆,设立了区域变迁、村名由来、望族名人、乡贤榜、怀邦文化、文狮文化、农耕文化、老物件展示和荣誉展示等板块,从不同角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厚重的乡村记忆,留住了无限的乡愁。村史馆让群众找到了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凝聚了人心民心,实现了一心一意跟党走、聚精会神谋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