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六。这天下午,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马村格外热闹。在新建成的文化舞台前,乡亲们翘首以盼,等着开戏。
“现在的日子真好,村里富了,过年还给咱请来戏班子,热热闹闹过大年。”“这都是人家侯书记的功劳,咱致富不能忘了领路人。”等待开戏的间隙,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
大家说的侯书记就是东马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侯平州。2016年6月驻村以来,侯平州带着村民找贫因、挖穷根,让这个昔日的省级贫困村走上了致富路。
侯书记的“致富经”就是“五四工作法”——坚持五个工作步骤,即扑下身子、探好路子、出好点子、搭好台子、用好板子;按照这样的步骤,扎实开展“四抓四促”,抓党建促统领,抓基础促提升,抓产业促增收,抓民生促满意,带领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先说扑下身子。刚驻村时,侯平州心里有畏难情绪,不知道怎么和群众沟通交流,害怕群众提要求、说难听话。但他没有知难而退。前期找村干部带着他入户,帮着群众打扫卫生、收粮食,拉家常、解急难,听群众怎么说、怎么看、怎么想,和乡亲们成了朋友。
驻村工作打开局面之后,侯平州把目光聚焦到了发展经济上。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研究制订整村的脱贫规划和一户一策的脱贫计划,探路子、出点子,发展扶贫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先后引进实施6个扶贫产业项目,投资30万元发展映霜红雪桃和中药地黄种植,流转400余亩土地发展向日葵和油菜种植,创办东马村扶贫互助合作社等,让贫困户自我“造血”实现脱贫致富。
东马村位于安阳城街道东南1公里,焦辉路、待九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里有一处面积不小的荒山——九里山,虽是村集体土地,但杂草丛生,没有带来一点经济效益,反而是每年禁烧的难点。
如何让荒山变成富民的“金山”?侯平州和村两委班子多方联系,成功引进总投资3.6亿元的九里山文化生态园扶贫基地项目,规划建成“一寺一湖一娱乐一廊道”观光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村集体每年能获得土地流转资金收入12万元,还将拉动全村群众的三产创业。目前,第一笔土地流转费用已经到账,项目在这个春节后马上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与此同时,侯平州还给村里搭好发展台子,用好扶贫政策合力。2018年年底,他积极与扶贫行业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00万元,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村里的街道进行美化亮化设计,同时筹建村史馆。
用好板子,就是强化责任,明确村两委干部、党员和帮扶责任人的具体分工,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两年多来,村里的发展变化乡亲们有目共睹——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前,近60盏路灯让村里的夜晚亮起来,300多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