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丨邮政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期待基层更多“痛点”变“通点”
搬文山填会海贵在持之以恒
激发民企活力
皑皑白雪中的那一抹“绿”
焦作邮政开展党员干部帮扶活动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基层更多“痛点”变“通点”
□宣金祥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岁末年初,新华社记者就基层治理出现的“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庸懒干部、典型速成、政策打架、上升‘天花板’、幸福感缺失”等十大痛点,深挖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助推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把基层更多“痛点”变成“通点”。

  近年来,关于基层治理话题热度不断升温,真可谓是下有所呼、上有所应,以至于促成了中央文件的出台。如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等,提出了督查检查考核“瘦身减负”的一系列规定,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反响,基层治理将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考量。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句中医俗语,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从治病救人的角度来分析,基层治理的“通”与“痛”理论,不仅“下医治病”,还可“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治病、治人、治国的核心就在于一个“通”字。小到一个基层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如果体制机制不理顺、不畅通,就会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变“痛点”为“通点”,既要即知即改,又要雷厉风行。痕迹化管理,初期主要集中在学习笔记、扶贫表格、结对帮扶等方面。比如,有些单位规定扶贫干部进村入户要用手机定位、与帮扶户合影,并以此作为帮扶工作落实的重要凭证;有的年终检查考核要求下级单位准备分门别类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和工作日志等,做到专本专用和痕迹化管理。如此变形走样的痕迹化管理,不仅陷入为“工作”而工作、为“留痕”而留痕的怪圈,也使得考核评比变成了“材料比武”“卷宗竞赛”“台账比拼”,在这种留痕备查的思想指导下,有的扶贫干部入户走访一次,为完成手机定位、拍照上报、减少下乡次数,竟要带几套衣服摆拍。为此,要切断痕迹形式主义的尾巴,必须即知即改、雷厉风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并创造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变“痛点”为“通点”,既要科学决策,又要着力于行。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不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严重败坏了政府官员的形象,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对于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等片面化、不合理的工作方式,必须要科学决策,着力于行。这里所说的科学决策,断然不是领导干部心血来潮、拍脑袋决策。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但并不等于不要科学民主的论证,相关部门既要对有关打架政策规定的适用问题予以解决,又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多听听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避免决策失误。脑袋一拍就作决策,决策一出失误了,国家财产损失了。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折腾的是基层,倒霉的是百姓,最终埋单的是纳税人。

  变“痛点”为“通点”,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长期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确保基层出现的“督查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处处留痕、材料论英雄、庸懒干部、典型速成、政策打架、上升‘天花板’、幸福感缺失”等十大痛点得到有效整治,抓一时一事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措施之所以没有坚持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了,没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所以,解决基层的“痛点”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政贵有恒”和“打基础、利长远”的谆谆教诲,我们必须铭记于心,高度重视。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重在平时、贵在经常,持久发力、久久为功。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啃硬骨头的毅力,紧紧盯住“痛点”问题,一个一个破解,有条不紊、持续不断地抓下去,抓出成效,坚决避免在治理过程中昙花一现,甚至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基层干部的“累点”,折射出基层治理的“痛点”,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在作祟。变“痛点”为“通点”,离不开理念的创新和实践的突破,需要智慧、勇气、胆识来解决。解剖一只麻雀,可以看清弄懂内部结构;搞好一个试点,对于基层治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走出困境并打破僵局,领导干部要担负起“领头雁”的重要使命,迈开步子,蹚出路子,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