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温县赵堡镇南平皋村人,从20多岁开始,就在北京打拼。今年回老家过春节,他感到家乡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真没想到,俺村人也用上了天然气,享受到了城里人的清洁和便利。”李涛说。
该村村民朱迎春,去年冬天把房子装修一新,家里一尘不染。但她有一些担心:烧煤球把家里弄得脏乱不堪,该咋办?
朱迎春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人冬天取暖主要靠烧煤和柴,村里到处都有围着煤炉或柴火堆取暖的身影,整个村子时常烟雾弥漫。此外,过去烧煤时,大家晚上还睡不踏实,总担心煤气中毒。
当朱迎春得知村里开展 “双替代”(电代煤、气代煤)工程时,高兴得合不拢嘴。去年12月底,朱迎春如愿用上了天然气。
村民王艳在村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店里虽装有暖气,但由于费用较高,平时舍不得开。今年1月份,王艳用上了天然气,取暖费用降下来了,她把暖气开得很足,小店客人多,生意也比平时更好了。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明雷说:“国家‘双替代’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据了解,温县共有120个村实现了“双替代”,南平皋村便是其中的典型。该村从去年6月份开始改造,12月底完成了“双替代”工程。该村有村民696户,除了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员,近600户村民全部用上了清洁能源。
郑明雷说,过去,村民取暖、洗澡、做饭都要烧煤,每天村里都要用三轮车拉出八九车生活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煤渣。现在,村里每天只产生两三车生活垃圾,比过去减少了很多,整个村子都干净了。
如今,走在南平皋村的大街上,再也看不到每家每户门口的煤渣了。“俺在农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朱迎春说出了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