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召开信访稳定工作会议
韩庆祥:永远深爱是故土
天然气通到村民家
履行社会责任 落实普惠金融
心系全民健身 认真履职为民
幸福院里多幸福
谢旗营,高质量发展出彩中原
为“五可”工作法叫好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然气通到村民家
本报记者 赵改玲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涛,温县赵堡镇南平皋村人,从20多岁开始,就在北京打拼。今年回老家过春节,他感到家乡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真没想到,俺村人也用上了天然气,享受到了城里人的清洁和便利。”李涛说。

  该村村民朱迎春,去年冬天把房子装修一新,家里一尘不染。但她有一些担心:烧煤球把家里弄得脏乱不堪,该咋办?

  朱迎春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人冬天取暖主要靠烧煤和柴,村里到处都有围着煤炉或柴火堆取暖的身影,整个村子时常烟雾弥漫。此外,过去烧煤时,大家晚上还睡不踏实,总担心煤气中毒。

  当朱迎春得知村里开展 “双替代”(电代煤、气代煤)工程时,高兴得合不拢嘴。去年12月底,朱迎春如愿用上了天然气。

  村民王艳在村里开了一家理发店,店里虽装有暖气,但由于费用较高,平时舍不得开。今年1月份,王艳用上了天然气,取暖费用降下来了,她把暖气开得很足,小店客人多,生意也比平时更好了。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明雷说:“国家‘双替代’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据了解,温县共有120个村实现了“双替代”,南平皋村便是其中的典型。该村从去年6月份开始改造,12月底完成了“双替代”工程。该村有村民696户,除了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员,近600户村民全部用上了清洁能源。

  郑明雷说,过去,村民取暖、洗澡、做饭都要烧煤,每天村里都要用三轮车拉出八九车生活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煤渣。现在,村里每天只产生两三车生活垃圾,比过去减少了很多,整个村子都干净了。

  如今,走在南平皋村的大街上,再也看不到每家每户门口的煤渣了。“俺在农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提升!”朱迎春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