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8年,马村区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四大发展片区”,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向着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2018年,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6亿元、54.7亿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72.5%、178.2%;全年共签约1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189.3亿元,项目履约率达100%。马村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更加坚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只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过去的一年里,马村区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发展的优势和支撑,找准发展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回首2018年,马村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不仅敢当抢抓机遇的“主动者”,更敢当创造机遇的“主动者”,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持续巩固。
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清晰
经过不断探索,马村区推进“四大板块”、建设“品质四区”、打造“焦东新城”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越发清晰,这既是对中央和省委、市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严格遵循,也是对马村区发展现状的准确定位,更是对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期盼的积极呼应。
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有力
天道酬勤。2018年,马村区的鸿运商城、居然之家实现开业运营,10家企业的技术化改造和5家企业的绿色化改造全面完成,华盛绿能、中科田园项目加快推进。据统计,该区2018年三产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税金同比分别增长10.5%、25.9%,全区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1%,收入质量明显提升。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强劲
项目为王。2018年,马村区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6亿元、54.7亿元,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72.5%、178.2%。全年共签约1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189.3亿元,项目履约率达100%。东星碳电极、英利经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认定,中南氨阀等9家企业成功验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比重不断增高。
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良好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去年一年,马村区强力实施环境攻坚,顺利实现“两降一升”目标。扎实推进“四城联创”,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打造了文昌路与人民路交叉处进出市口、湖光小区、和谐社区、丽景社区等创建亮点,全市五城区6次督导检查排序中,3次排名第二、3次排名第三。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文昌路拓宽改造、九云路大修全面建成,亿祥美郡、一代天骄加快推进,鸿运、银河等4个游园和8.1公里绿色廊道建成投用,“四好农村路”完成30公里年度创建任务,白鹭湖湿地公园、靳作城中村改造项目快速推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谋划包装的34个乡村振兴项目全面展开。
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明确
马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年用于民生支出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推进完成61个财政扶贫项目,实现891名贫困人口、6个贫困村脱贫。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区社会福利中心、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0家农村幸福院、区公共卫生综合楼、78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持续创建“平安马村”“法治马村”,铁腕扫黑除恶,强化安全生产,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坚实
马村区党建统领作用日益突显,作风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有序完成64个行政村、14个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制定下发了《马村区支持改革创新激励干部担当有为容错纠错办法(试行)》《马村区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等文件,提炼了“马上就办、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精神,选树了战斗英雄程传信、“一毛九药方”网红医生赵飞琴、传唱经典的马村女子合唱团等先进典型,弘扬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全覆盖,创新实施“一函一书一访”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