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9年马村区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和八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恢复治理为主线,以城市宜居宜养为目标,坚定信心、务实重干,加快推进中部生态康养业、南部特色商业、东部新型工业、北部光伏农业“四大板块”,建设商贸物流兴区、新型工业强区、生态康养绿区、都市农业名区的“品质四区”,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幸福的“焦东新城”,谱写马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是机遇迸发的时代,如何抢抓机遇、放大优势、逆势而上、奋力赶超?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稳中求进、进中求破、闯过难关、开创新局?
马村区给出的答案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市委书记王小平马村调研指示精神,不比总量比增速、不比过去比未来、不比基础比干劲,深化“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等学习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乘势而上,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优势、创特色、补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在转型升级上求突破
新的一年,马村区紧紧围绕东部新型工业板块、南部特色商业板块、中部生态康养业板块、北部光伏农业板块,谋划实现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突出转型,全力升级东部新型工业板块。一是大力发展重点产业。聚焦医药制造、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健康元4AA、银河药业等项目,力争年内产值突破20亿元;支持辖区企业搬迁改造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积极整合铝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实现转型。二是深入实施“三大改造”。年内完成总投资15.5亿元的健康元、英利经贸等8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千业水泥等4家企业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国隆科技、健康元创建绿色示范工厂,推动绿材节能环保科技、鑫恒重工规模化示范应用机器人工程,支持焦煤集团关联企业发展和建设东部商砼产业园,实施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工程。三是大力发展“三新”经济,以培育“三新一高”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四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步伐。突出强基础、上规模、育特色,全面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区对标改造、提档升级。完成培育产值超1亿元工业企业18家、超10亿元工业企业2家,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助推产业集聚区实现联合“晋二星”目标。
突出增效,着力做大南部特色商业板块。一是围绕“重培育、聚人气、增效益”目标导向,依托鸿运商城、居然之家,加快推进总投资13.5亿元的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投资5亿元的鸿运智慧物流园等项目,积极承接焦作专业市场外迁,加快现代商贸物流融合发展。二是聚焦提质、扩容、增效,进一步完善特色商业区的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配套,精准实施园区招商,促进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
突出培育,大力推进中部生态康养业板块。聚焦“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瞄准“水养”“药养”“食养”“文养”发展方向,依托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石佛寺和马村区人民医院资源,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加快孔子问礼园、鸿运商业休闲小镇、九里山光伏农业小镇、白鹭湖生态康养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构建“一寺一园三镇多点”的旅游发展格局,推进“旅游+产业”“旅游+养生”融合发展,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
突出品牌,聚力提质北部光伏农业板块。一是依托华盛太阳能农庄和中科田园生态农业园,积极对接汉能集团太阳能组件项目,打造集“农业、光伏、旅游、生态、科教”五位一体的光伏农业特色小镇,推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二是深度挖掘北部沿山资源优势,打造沿南太行、林邓线布局,集果蔬采摘、花卉观赏、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三是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步伐,大力扶持蔬菜种植、特色林果采摘、珍贵苗木等特色农业企业发展,转变传统产业种植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四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内动力
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
马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快”字当头、“实”字为本,全力以赴抓项目、招项目、推项目、攻项目,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提质、发展提效。
务实谋划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投资走向,围绕产业优势和发展短板,聚焦医药制造、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生、都市农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瞄准龙头型、科技型、基地型、品牌型项目,超前谋划一批对全区产业转型、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使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
积极招引项目。聚焦“四大板块”和“品质四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主导产业招商路线图和产业链全景图,紧盯重点区域,确定主攻目标,实施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对接万达广场、中兴新能源等项目,全年力争新引进超1亿元项目15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
大力推进项目。强化效果意识,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要求,强化目标任务倒逼、时间节点倒排、责任落实倒追,确保万达广场等项目尽快签约,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鸿运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步伐,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锦鹏生态休闲度假酒店等项目落地开工,真正带来税收、带来就业、带来形象的变化。
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
在环境提升上求突破
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地方投资吸引力,根本在于练内功、塑环境。在这方面,马村区首先要做的是补齐规划短板,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最大限度地争取市里的支持帮助,高标准编制《马村区全域发展规划》,同步做好文昌路、人民路、解放路和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等重点节点规划提升,整体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倾力打造“焦东新城”,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
其次,要提高建设标准,夯实城乡基础设施。加快百城提质和城市双修步伐,加快实施道路建设改造大提升计划,以创新的思维进行城市开发,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的居住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和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聚力农村“厕所革命”,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
第三,要优化生态环境,打造都市田园城区。致力于去除生态之“瘤”,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致力于增加生态之“绿”,以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森林马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南太行生态治理项目,大力实施南水北调渠两侧生态提升工程,科学编制山门河生态治理项目,推进完成城乡公路绿色廊道建设、时代广场和绿园改造提升、书香游园和阳光游园建设工程,探索实施北部浅山生态林建设项目,沿山布局经济林、观光林、生态林;致力于优化生态之“水”,谋划实施15公里长的南水北调渠两侧生态景观带和6公里的山门河生态景观带等水系建设,加快建成投用白鹭湖城市湿地公园,实现“山水林田湖”融为一体、相互映衬的优美景观,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都市田园新城区。
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
在改革攻坚方面,马村区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办理“最多跑一次”。同时,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民营企业自我改革,积极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马村区将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推动聚能能源、嘉兴科技、中南氨阀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扶持辖区企业争创“科技小巨人”企业,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聚集,引导创新成果更多地通过企业就地转化,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同时,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健康元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建绿色生物制造联合研发中心、盖森与中国建筑科学院共建绿色建材研发中心,推动英利经贸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未生物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马村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咨询等服务。此外,马村区还将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高效融合,实现科技同金融对接、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建设“品质四区”、打造“焦东新城”,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群众能够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此,马村区将继续坚持把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强化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培育社会新风尚,精心办好惠民实事,使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眼下,马村区广大干部思想观念、作风效能、责任担当、干事氛围积极向好,区四大班子凝心聚力、和衷共济,各街道各部门勇挑重担、勇于争先,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发挥优势、积极助力,广大干部群众热爱马村、倾力作为,汇聚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能。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坚信,有了这样的好基础、好势头、好氛围,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品质四区”、打造“焦东新城”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马村区的高质量发展一定会为焦作出重彩更精彩添上一抹绚丽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