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大年初一,贵州省水城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值班人员查看大数据平台监督系统,数据显示,当天米箩镇俄戛村一辆公务用车疑似公车私用。该县纪委监委立即调取米箩镇的公务车辆信息与天网视频进行比对,发现俄戛村村委会委员王达海违规驾驶村里的森林防火和应急值班公务用车接送家属。经调查核实后,2月12日,王达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照妖镜,我国古代小说或传说里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在《红楼梦》《西游记》中,就有不少描写照妖镜的笔墨。后来,照妖镜被比作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依然存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数据网络开展“四风”监督检查,就如同有了反腐“照妖镜”,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都将原形毕露。
发挥好大数据平台作用,有利于纪检监察部门主动出击,提升监督实效。贵州省通过大力推进纪律监督“数据铁笼建设试点工程”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改过去坐等线索上门的监督方式,积极运用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将公务消费分支付方式、资金用途等限制条件设置监控规则,事前禁止、事中拦截、事后预警;搭建公务用车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对公务车辆使用轨迹、发生费用等情况全程数据化监管,严防私车公养、公车私用行为发生;及时掌握本区域内“四风”问题多发、易发领域,深挖隐形变异“四风”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该省毕节市还将数据网络应用于转作风、提效能工作,针对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本地区部分单位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全市开展“微信扫码评作风”活动,强化对党员干部作风监督。
发挥好大数据平台作用,有利于形成反“四风”的强大震慑力。把大数据平台比喻为照妖镜,是因为它具有抽丝剥茧、明察秋毫的威力,在它面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将无所遁形。据报载,2019年1月,重庆市纪委监委运用党风政风监督大数据平台,筛查出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线索222个、违规公车私用问题线索21个、违规使用公车加油卡为私车加油和个人购物问题线索33个,交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核查。在谁都避不开大数据平台“法眼”的情况下,谁还敢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呢?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运用大数据平台强化监督,是创新监督方式、补齐监督短板的有益尝试,纪检监察部门如虎添翼。可以预见,为将不能腐的笼子扎得更牢靠、不想腐的堤坝筑得更稳固,数据网络在开展“四风”督查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
来稿邮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