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江东
她,出生于太极拳名门世家,也是年轻拳师尤其是女性拳师中的佼佼者,亲和、睿智,言谈自信而不张扬,练起太极拳,则拳姿洒脱,亦刚亦柔,豪气中更显女性秀美。她就是陈家沟青年太极拳名家、陈式太极拳小架传承人陈朝霞。
陈朝霞的父亲陈俊凌早年跟随太极拳宗师陈克忠系统学习太极拳,精于小架,长于推手。在父亲的熏陶下,陈朝霞自幼刻苦习拳。也许是继承了父亲勤奋好学的品质,无论在陈家沟上小学还是中学,陈朝霞练拳总比别人多付出几分努力。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生病期间从无间断练太极拳。一次体育课上,陈朝霞不小心摔倒在地,膝盖疼得特别厉害,同学们劝她休息,没想到她弯腰走了两步,继续盘架。一位同学诧异地问她:“不疼了?”陈朝霞只是爽朗地笑了笑。过了一会儿,陈朝霞低头一看,膝盖的伤口已经把裤子染了一坨鲜红,斑驳的血迹触目惊心。
高中毕业后,陈朝霞来到陈家沟体校开始专业的武术训练,并频频参加赛事开阔视野。在1992年温县太极拳比赛中,她一举荣获女子推手及套路冠军;同年9月,她参加了温县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并在年会上表演太极剑。1994年,国际太极拳年会暨首届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锦标赛开赛,赛前集训时,陈朝霞严重摔伤,导致脱胯,但她一直咬着牙坚持参赛,并一举获得了女子推手55公斤级冠军。
凭借对太极拳的热爱与执着,陈朝霞的拳技日渐精湛,她系统习练了陈式太极拳、器械及推手等,尤其精通太极拳小架,深得父亲真传,拳架纯正,剑法飘逸。随着名气的增大,各地邀请陈朝霞前去授拳的单位与个人络绎不绝。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关牧村邀请她到北京教拳,温县粮食局、党校、技术监督局等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她为武术教练。由于钟情太极拳事业,她四次被温县体育局评为“武术先进工作者”。
赴外地授拳之余,如何把太极拳发扬光大,是陈朝霞一直思索的问题,尤其是成家为人母之后,如何经营好太极拳和家庭,她开始审慎抉择。最后,她决定立足于校园,以培训在校中小学生为主,兼培训社会团体及个人,在拳乡培养一大批青少年太极拳人才。2000年,她成立了温县朝霞太极拳推广中心,担任校长兼总教练,并在温县新宇高中开办了武术特长班,长期致力于校园太极拳人才培养。自推广中心至今,共培训学生数千人,培养国家二级运动员100多人,获得省、市、县各级竞赛证书600余张,30余人获得河南省教练员岗位证书,70多人获得国家二级裁判证书,一大批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成都体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洛阳师院、周口师院等高校录取。陈朝霞也连续多年获得“武术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教师”“温县十大女杰”“焦作市巾帼太极十佳人物”等荣誉称号。
朝霞满天映日红,期待明天的陈朝霞,以更大的作为彰显陈家沟一代年轻拳师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