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温县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标一流树样板
脱贫攻坚助力振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9 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标一流树样板
——来自温县的报道之乡村振兴篇
作者: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美丽乡村。
  “四好农村路”。
  司马大街。
  茶余饭后。
  管理铁棍山药。
  养鸡场。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党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全新布局。温县作为河南省2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之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谋划,选好抓手,持续发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全市、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温县样板”。

  人居环境 出彩河南

  本报记者 张 鹏

  “省委书记、市委书记都来过俺村看哩!”春回大地,在温县觉世头村游园,60多岁的村民牛治中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说,“村里环境美,空气新鲜,水质也好,连在大城市工作的人退休后也回村里住了!”

  白云枝头挂,绿水村边流,黛瓦垂青藤,红墙绘新色……走进温县,立刻会被独特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农耕文明所吸引。

  日前,一条从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传来的喜讯,成为温县人居环境巨大改善的有力注脚:去年年底,温县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暗访检查中获得县(市)区第一组第一名。这是温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结出的硕果。

  去年以来,温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创建为载体,通过建机制、抓整治、强督导、补短板等举措,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温县将农村人居环境与“四好农村路”“环城水系”建设有机结合,将沿线村庄纳入重点整治范围,努力形成示范线路。围绕绿色廊道建设,采取设置景观小品、建设街心花园、美化墙体立面等措施,集中打造一批精品过村路段。依托陈家沟文化旅游区、黄河滩移民安置区、维和英雄小镇规划区,开展人居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积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

  实施乡村振兴,紧抓主线是关键。温县将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狠抓“农业农村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体系”三大主线,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重点抓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好农村路”创建等工作,聚焦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四大主攻方向,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双延伸”,打造生态美丽宜居乡村。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突出党建统揽,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鼓励支持基层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快基层法制化进程,特别是实施“以文化风”,使乡贤文化、民俗文化、孝道文化成为农村的主流思想。

  2018年,温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绩斐然,全省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率先在全省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突破。高标准建设总长320公里的“四好农村路”,覆盖158个村、80%的农村群众。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美丽乡村,80多个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温县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三块地”,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民致富、集体增收。围绕产业兴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农业。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农业+”战略,构建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五优五化”,不断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创新粮食与怀药高效轮作模式,打造5个标准化示范区;依托全县智慧三农信息平台,全面推广精准化、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种植,鼓励设施化、立体化种植,发展“智慧农业”2万亩以上。发展绿色农业。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抓手,加快铁棍山药、温麦良种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加强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打造万亩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更多更优的“温县农耕”。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温县着力打造融于乡风和泥土的永久新、从“面子”到“里子”的内涵新、不断改善和提升的延伸新的美好乡村。一是全力构建“覆盖全县、纵横交错、层次分明、功能多样”的生态“绿网”,2018年共完成造林6142亩,森林抚育完成6257亩。二是严格落实河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四水同治”,全力构建系统完善、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多元互补、安全高效、清水绿岸的现代“水网”。三是明确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村村容村貌提升和“四好农村路”五大主攻方向,按照“点、线、片、面”相结合的原则,建设高标准人居环境示范“村网”。在全市2018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检查考核中,温县获六县市综合排序第一名。

  文化繁盛、乡愁记忆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温县围绕乡风文明,着力抓好“两建一创”。一是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让新思想、新理念在农村落地生根,262个村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县文明实践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二是建村史馆,激励干部群众比干劲、比荣誉、比贡献,建成了7个农村村史馆、乡愁记忆馆、印象馆等,通过讲述村庄变迁史,展现村庄发展历程;三是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新风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标兵”“脱贫光荣之星”“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典型选树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18年,温县新增市级以上文明村镇7个,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29个。

  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同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石。温县坚持党建统领,加强农村党的阵地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机制;打造独具温县特色的党建符号,进一步健全党建管理机制,夯实农村各项工作基础;推进县直单位职能下沉,探索网上办事服务模式,对需要办理的事项“最多让群众跑一次”;坚持“三治”协同,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参与、让村民做主、让村民受益;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调解组织;坚持推进“放管服”改革,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正常运行,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创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加快“一网通办”进程,全县35家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录入河南政务服务网,高频事项已经实现群众外网申报,职能部门内网审批。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实施的效果要用群众富裕程度来评价。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温县着力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2018年以来,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22家,新培育家庭农场15家,培育保和堂、鑫合实业、怀山堂、天香面业、平安种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直接带动合作社50多家。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劳动报酬,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本版照片均由温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