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而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改造的“三大改造”,是攻“结构之坚”的金钥匙。
2018年以来,我市将“三大改造”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强力“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不仅成为促进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还成为我市企业新常态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8年,我市共实施绿色化改造类项目88个,总投资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9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共创建绿色工厂4家(含培育类),其中中原内配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蒙牛乳业、辅仁怀庆堂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沁阳金隅水泥获评省级培育类绿色工厂;华润电力1号(水效)、2号(能效)机组分别获评河南省2018年度煤电企业节能环保标杆引领机组;鼓励工业企业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为强耐建材公司申报建筑垃圾资源化规范化利用示范企业。
靠前服务,主动作为。2018年以来,我市出台了《焦作市2018年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工作方案》《焦作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建立绿色创建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库,聘请专家、联系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企业进行绿色创建辅导,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州分公司、多氟多化工等12家企业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万方铝业、中州炭素、千业水泥等21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康华药业、飞隆生物科技等14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金山化工、隆丰皮草等7家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治理;金玉米、永威安防等4家企业完成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工作。
2018年9月,我市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焦作市首次工业绿色化发展专题培训班,钢铁、有色、火电、碳素、食品、制药、水泥、化工和装备制造9个行业的43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工信、环保、财政等市(县)直部门相关人员共6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节能司等单位的专家、领导前来授课,解读工业绿色发展政策,聚焦绿色发展前沿,探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家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找到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近年来,龙蟒佰利联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昊华宇航低汞触媒项目、海汇皮业无铬鞣制项目、超威电源内化成改造项目、沁阳金隅水泥电石泥生产水泥项目等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企业基本上完成超低排放、特别排放值改造,清洁工业体系正在形成。2018年试点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5家试点企业已经上报省工信厅,省工信厅将免费安排开展试点。
企业是“三大改造”的主体,更是“三大改造”最大的受益者。利用企业的积极主动性,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加快“三大改造”步伐,是我市推进“三大改造”的重要举措。2018年,我市共实施智能化改造类项目46个,总投资50.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0.6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实施贯标企业达到32家、对标企业达到262家;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44家;成功创建8个智能工厂(3个省级、5个市级)、15个智能车间(省级8个、市级7个);成功创建7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1个、市级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1个(科瑞森)。
我市出台了《焦作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2018年转型发展攻坚工业“三大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此基础上,我市邀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评定师孙海旺、南京大学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生导师董健成功举办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及智能工厂规划设计培训班,联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了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杭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做法等知识,组织企业负责人赴郑州、洛阳、鹤壁、许昌、济源等10家优秀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进行实地观摩学习。
持续深化企业诊断服务,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我市邀请省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工作小组,联合上海交大精益管理学院组成专家组,先后7次深入我市197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交流座谈和现场诊断,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推进“三大改造”,项目是抓手。2018年,我市共实施企业技术改造项目283个,总投资675.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06.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多氟多、隆丰皮草等6家企业获得2018年省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3050万元,位居全省第三。推荐河南佰利联新材料、中原内配等24家企业成功申报2019年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补助金额近1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我市建立了由工信、发改、科技、财政等部门参加的市“三大改造”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三大改造”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每年制订全市“三大改造”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项目库,完善改造示范项目推进和绩效考评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企业改造情况进行排序通报。同时,建立焦作市专家库,负责对工业企业“三大改造”工作进行指导评价,目前在库焦作籍专家有30名、市外专家115名,分别来自高等院校、企业及科研单位,涵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化工、食品、轻工等11个行业。
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促转型。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打造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施意见》《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等系列文件和《焦作市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焦作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焦作市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攻坚方案》等“三大改造”攻坚方案,对“三大改造”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并从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税费、简化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等方面为“三大改造”提供政策支持;深入开展“进千企、讲政策、解难题、促转型”活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转型发展、“三大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三大改造”,产业是根基,更是方向。方向已定,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我市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以“三对标四提高”为抓手,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实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技改工作取得实效。
搞好融资服务,缓解企业压力。2018年,我市共为34家企业提供42笔供应急转贷资金6.18亿元。同时,根据《关于修订完善工业企业奖励政策的通知》精神,在更大程度上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在全市工业大会上,我市财政拿出310万元,对20个2017年度投资大、形象好、进度快的重大项目,尤其是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表彰奖励。
2019年,我市将继续扎实推进转型发展攻坚工业“三大改造”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绿色化改造方面: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活动,争取2家企业获得绿色工厂称号,2家企业(产品)进入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用水量同比降低4.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的目标。智能化改造方面:完成培育3个智能工厂、6个智能车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达到18家、对标企业达到180家。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完成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不低于340亿元,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25%,实施省级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40个。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市规模以上企业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实施“三大改造”,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正带动焦作工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