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脱贫攻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县:“五个注重”保障脱贫攻坚
扶贫动态
扶贫长镜头
扶贫日记里的为民情
66岁农民的致富逆袭路
小澡巾“搓出”大市场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贫日记里的为民情
——访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王伟
作者:本报记者 王 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伟(左)向贫困户郭明霞了解种植蔬菜情况。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2015年9月,中站区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王伟受命担任中站区府城街道启心村驻村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他遍访村里的贫困户,听民声、解民忧、带民富,将满腔热忱投入驻村扶贫工作中。

  驻村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写下了5本驻村帮扶日记,记录自己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记者摘录了其中几篇,日记里流露出的为民情怀让人感动。

  “今天下午下起了鹅毛大雪。俗语说瑞雪兆丰年,这场雪省了群众浇地的费用,算得上是瑞雪。只是天越来越冷了,今天去贫困户王大成家里看了,前段时间协调资金给他们家整修,窗户上都装了玻璃,房子渗水也修好了,他们一家人不必再受冷,屋里还用上了电暖器。看着他们一家人暖暖和和过冬,我心里真是高兴。”

  “今天脱贫户闫红霞来找我,说起了投资小型冷冻食品厂的想法。细问情况,我觉得这还是可行的,以速冻水饺为主,延伸包子、丸子等冷冻食品。这个项目如果成功实施了,还能带动村里的其他贫困户就业,精选食材、紧抓质量,相信销路一定不错。我鼓励闫红霞,为她这种靠双手勤劳致富的好想法点赞。之后,我找村支书商量,帮助闫红霞申请政府贴息小额贷款,全力支持她创业。”

  “昨天晚上想了两个构思,用爱心企业、社会团体的捐款建立村里的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库,专门给村里急需用钱的群众提供资金帮助,通过村两委、帮扶责任组、驻村工作队三方评估后,可以短暂使用,使用完毕返还。这样能帮助困难群众救急,应该可以操作下去。”

  “今天把全村残疾人又走访了一遍,看了看他们的家庭近况、身体情况,听了听他们的诉求。同时,又把家庭经济困难的边缘户走访了一遍,发现四队的闫红超患有重病,家庭全靠儿子打工,生活比较拮据。多方打听后已证实部分属实,但其家中新盖了楼房,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没有问题,平日我要多去他们家里走访了解,再作下步打算。”

  一篇篇日记,一字一句饱含深情;一段段感言,真情打动人心。提起这几年王伟在村里办的实事和好事,启心村的乡亲们也是如数家珍——

  硬化路面,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修建文化广场,装上了健身器材;在全村主要路口装上了监控摄像头,村里还装上了22盏太阳能路灯;更换了老化的引水管道,确保饮水安全;改造了排水沟,新建了卫生室,新建了垃圾池;帮全村有务工意愿的劳动力找到了心仪的岗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启心村人的内生动力,去年冬天,王伟鼓励启心村7名党员群众参加了成人高考。今年31岁的脱贫户薛丹名列其中,并且已经收到了黄河科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王书记到村里后,不仅帮助我家解决经济困难问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凭知识改变命运的志气。现在,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薛丹说。

  让人欣喜的是,目前,参加成人高考的启心村党员干部已经有6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他们将通过学习充电,为启心村脱贫致富贡献智慧和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