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无偿献血的意义是什么?想必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偿献血,助人为乐,做好事时的好心情是每个无偿献血者都拥有的。
3月3日,在人民路与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记者向前来献血的郭志杰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笑着回答道:“无偿献血是一种体验,重在参与。”
“之前对无偿献血只有简单的认知,始终没有勇气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现在我在朋友的鼓励和陪同下,终于来参加无偿献血了。”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的郭志杰对记者说。
“来之前,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无偿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确保自己身体健康、血液合格。第一次献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样才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郭志杰说。生活中的郭志杰是一个痛觉敏锐的人,正是因为怕疼,他才迟迟不敢参加无偿献血。但真正参加无偿献血后,他对无偿献血时的“疼”有了新的认识。“爱心献血屋的护士很专业,手法很轻,扎针时不疼,抽血时也不疼,让我的紧张情绪消解了一大半。”郭志杰告诉记者。
“平时总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在晒无偿献血证,现在我也有了无偿献血证,也可以向大家多多宣传无偿献血的益处,让更多人参与其中。”采血结束后,第一次拿到无偿献血证的郭志杰骄傲地说。
采访过程中,郭志杰还向记者介绍了不少无偿献血的益处,他说,一次献血400毫升,能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的红细胞,有利于身体健康。此外,经常参加无偿献血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的黏稠度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积极的意义。
临走时,爱心献血屋的护士耐心地提醒郭志杰,献血后4小时内,注意保持针眼处的清洁与干燥;献血后要多喝水,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献血后的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也不要参与高空作业,防止出现过度疲劳;捐献全血的献血者距离下次献血需要间隔6个月以上,到时会接到短信提醒。郭志杰认真地听着,并向记者表示今后只要身体允许,他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无偿献血,一直献到法定截止年龄。
本报记者 李瑞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