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她是市第五人民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主任,因为年轻,很多患者和家属曾把她当成实习医生,甚至对她不信任。她是两个儿子的妈妈,但为了患者,她曾连续三天三夜陪在患者身边没回家,年幼的儿子偷偷跑来医院看她。她常说,医生这个职业承载了生命的重量。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奉献精湛的医术,还要对患者具有责任心。她就是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李钰兰。
责任心,让她快速成长
今年38岁的李钰兰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成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深知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对待患者,要细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她用“三心”服务要求自己,尽自己所学为患者治疗疾病。
因为年龄小,很多到医院看病的患者都把她当成实习医生。得知这个年轻人就是管床医生时,一些患者的脸上流露出不信任的表情,有的甚至还会嘟囔几句:“这么年轻的医生,看病到底中不中啊,别把我给耽误了。”
听到这样的话,李钰兰从不解释、也不生气,她暗下决心,要用行动得到患者的认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这是李钰兰给自己定下的标准。跟着老医生查房时,她是最认真的,不仅拿着本子记下患者的病情,还自己揣摩病情特点。为了吃透病情,她还经常待在病房里和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科主任、老医生请教。
2018年,李钰兰被任命为该院内二科主任,成为该院最年轻的科主任。“从医生到科主任,虽然身份变了,但服务患者的‘三心’不能变。”她这样要求自己。
细心,赢得患者信任
科室患者多,医护人员工作量大,李钰兰从未把累当成借口,应付患者。她从早忙到晚,对每一位患者都特别细心。询问病情,认真检查,作出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她的细心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
去年12月的一天,该院内二科收治了一位呼吸衰竭患者。为了观察患者的病情,李钰兰三天三夜没有离开医院。“患者的情况十分紧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我必须盯着。”她说。她一岁多的小儿子因为想妈妈,被姥姥抱到医院,站在病房门口偷偷看望正在忙碌的她。
这样的例子多次发生在李钰兰身上。早饭来不及吃,午饭忘了吃,晚饭推迟到深夜吃,成了李钰兰真实的生活写照。“李主任啥都能忘了,但对病人的病情记得很清楚。”一名患者说。这名患者专门从修武县赶到内二科,找李钰兰看病。她说,自己曾因慢阻肺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受了不少罪。3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内二科找李钰兰看病。这几年,李主任对她格外关照,经常通过电话、微信嘱咐她注意事项,自己的病情一直很稳定。
李钰兰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的信息。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情况、过敏史,她讲得头头是道。“我们细心一点,患者就能少受点罪,这也是一分责任。”李钰兰说。
爱心,很多患者把她当朋友
服务态度好,是患者对李钰兰的又一个评价。“李主任待病人亲,服务态度特别好,找她看病心情特别放松。”内二科一名80岁的老年患者说。这源于李钰兰对患者的一分爱。
记者在内二科采访时,跟随李钰兰一起到病房查房。“今天呼吸怎么样?胸口还疼不疼?”“来,让我听一下。”……她一边招呼着患者、一边扶着患者坐起来,拿起听诊器为患者检查。“好,好,这几天有明显好转,真是太感谢你了。”患者拉着李钰兰的手,迟迟不愿意松开。
对患者的爱,也让李钰兰收获了数不清的感动。每逢节假日,李钰兰总能收到很多患者打来的祝福电话、发来的祝福信息。今年春节期间,一名患者听说李钰兰在值班,忙得顾不上吃饭,非要把饭送到医院。“爱是相互的。如今很多患者都和我成了朋友,这是他们对我工作的最大支持和褒奖。”李钰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