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以案促改有效构建了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真正使标本兼治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但是,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化以案促改呢?去年以来,我市在巩固以案促改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高、实、广、强”四字做文章,确保以案促改工作向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突出一个“高”字,即领导重视程度高。去年以来,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以案促改纳入市委巡察工作,使全市的以案促改工作推进有方法、工作有抓手、检查有标准;先后召开高规格的全市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推进会议、企业以案促改工作会议和深化以案促改教育警示大会,使广大干部触及了灵魂、净化了思想、提升了境界。
突出一个“实”字,即工作推进模式实。我市探索构建了 “5437”工作模式,包括案例筛选靶向化、警示教育经常化、剖析查摆精准化、问题整改实效化、建章立制规范化;全域覆盖式、系统条块式、专项整治式、预警防控式;定期报告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领导带头、问题找准、措施精准、问题销号、制度完善、群众满意、促进工作。同时,全市开展了廉洁组织管理创新奖、廉洁社会创新奖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了制度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
突出一个“广”字,即拓展延伸范围广。我市聚焦重点领域,督促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打出了一套以案促改的“组合拳”。针对农村基层信访量居高不下、热点问题群众关注度高、乡村干部人员分散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农村基层“以案为鉴”集中警示教育活动,覆盖范围包括所有乡村干部。同时,要求全市企业深化以案促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我市企业落地见效。
突出一个“强”字,即示范引领作用强。我市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以案促改工作,区分机关、派驻机构和县(市)区三个层面,制订了“1+3”实施方案,细化推进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