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在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医师团队及麻醉科、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为患者郭先生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使患者终于告别“僵硬髋”。目前,患者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肢体不等长得以纠正,可以正常行走。
据介绍,郭先生两年前髋部开始疼痛,走路时感觉左下肢短了一截,总是一瘸一拐的,且髋部僵硬疼痛。到医院检查后,郭先生被诊断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他的坚持下,医生为其进行保守治疗。经过治疗,郭先生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加重,连起床、穿衣这样的事情都需要家人的帮助。前段时间,郭先生实在忍受不了髋部疼痛,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就诊。
经过检查,该科医生发现郭先生髋关节活动度接近于零,髋关节周围肌肉严重挛缩,属于典型的“僵硬髋”,便建议郭先生进行髋关节置换。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该科主任吴若丹带领医师团队,在麻醉科副主任王延波、手术室护士余超等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这例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吴若丹还发现,因损伤应力及髋关节磨损,患者的髋臼、股骨头、股骨颈出现大量骨赘增生,导致形态发生改变,关节囊增厚,这些复杂改变都是导致关节失去活动度、形成“僵硬髋”的原因。
据了解,“僵硬髋”手术难度高,因为显露困难、视野不佳、手术入路困难,再加上患者骨骼肌肉失去正常形态和无法恢复正常的骨性结构,术中很容易导致医生在重建人工髋臼及股骨近端时发生偏差,切除骨赘时容易引起坐骨神经损伤和血管破裂失血过多。
市人民医院专家介绍,生活中,部分人由于髋关节骨质发生变化,会造成髋关节不灵活、屈伸不利、下蹲困难、发出响声、下肢肌肉萎缩等情况,从而导致髋关节僵硬。髋关节僵硬患者可能是天生畸形导致的,也有一部分是长期酗酒、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所引发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心髋关节僵硬,而髋关节僵硬患者则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经常进行伸展运动和屈曲关节动作,以增加关节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关节和肌肉萎缩。同时,患者应定期作检查,随时关注病情的发展以及多进行康复锻炼,一旦发现病情加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