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际劳动妇女节将让我铭记终身!”3月8日,孟州市槐树乡雷山村两委和村民们决定授予王金霞“荣誉村民”。接过“荣誉村民”证书,王金霞深情地说:“我永远都是雷山村人!”
2016年12月,受孟州市审计局党组委派到雷山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至今,王金霞获奖无数,孟州市审计局也获得了全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誉村民”是她驻村以来所获“级别最低”的称号,却触及了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从驻村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当成雷山村的一员。今天村民也这样看,我十分感动!”王金霞说。
诚如王金霞所言,从驻村第一天开始,她就把自己当成了雷山村人。当时,她的儿子只有4岁,正上幼儿园,雷山村距孟州市区21公里,怎么接送孩子呢?“转学,带着儿子吃住在村里。”王金霞果断作出决定,将儿子从孟州市直幼儿园转到雷山村附近的幼儿园。
可没过几天,王金霞的儿子因不适应环境感染了猩红热。担心、内疚、心疼……王金霞心里五味杂陈却无怨无悔。儿子病治好后,王金霞把他转到了洛阳市吉利区一家条件稍好的幼儿园,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有校车接送,也算方便。
安排好儿子,解除了后顾之忧,王金霞扎根雷山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天天走街串户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地处孟州市西部陵区的雷山村是省定贫困村,当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65人。该村电力线路老化、饮水不安全、果树产量低,在王金霞的努力下,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
让雷山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路,要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更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王金霞和村两委成员研究提出了“强化组织、创新思想、建立产业、营造新村”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符合雷山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在王金霞的带领下,雷山村旧貌换新颜:全村的土路都变成了水泥路,排水沟、路灯等基础设施修葺一新,新建了党员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村卫生室,特别是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从事槐米深加工项目——槐米茶生产。
2017年12月18日,经孟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验收,雷山村达到贫困村退出标准。2018年1月,雷山村正式摘掉贫困村帽子。2018年1月16日,村里的全体脱贫户燃放鞭炮,给王金霞送去一面写有“一心为民”字样的锦旗。
为使雷山村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王金霞又多方努力,联系到投资者,承包下雷山村的荒地种植酸枣树,此举不但有效利用了村内的资源,而且给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