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公安部提供的相关信息,将刘某等193名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责任人的信息,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给参与联合惩戒各部门,共同落实联合惩戒措施。惩戒期限自行政处罚结束之日起计算,为期5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28部门2018年10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跨部门惩戒措施共16项,包括限制失信行为责任人乘坐飞机、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等。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不知潇湘在何处:这一举措的实施能有效震慑那些为所欲为的“医闹”行为,同时能铲除职业“医闹”生存的土壤,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风景城赏风景:联合惩戒“医闹”,是维护社会医疗环境健康的保证,利医利患,大快人心。这也要求医护人员要更加严格自律,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消除“医闹”滋生的土壤。
@常少杰1:惩戒“医闹”大快人心,医疗事故由专业机构鉴定,具有科学性,“医闹”既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又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对这种行为应当严打,并在征信上印有污点,让其行动受限,为无理取闹付出代价。
@kellykeron:对待“医闹”,问题不是需不需要惩戒,而是如何惩戒。毕竟,它的危害有目共睹。如今,28部门联合出手,提高“医闹”成本,打击他们的有恃无恐,相信能收到很好效果。只有营造良好的医疗秩序,我们的健康才能有保障!
@一更时分:“医闹”是对医疗秩序的严重破坏,影响的不仅是医护人员,更是广大患者。只要定性为“医闹”,就必须接受应有的惩罚,提高违规成本,如此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受到震慑。惩戒,越给力就越有效!
@益昌人:多部门联合惩戒“医闹”,并将“医闹”行为定性为失信行为,这些措施有效地震慑了一些为所欲为的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有纠纷可以化解,“医闹”行为不可为,让医者可以安心诊疗,让患者放心就诊,共同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深海林森景幽幽:此举可取,但首先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针对的是绝对恶意、行为严重且事端主要责任者,避免因简单粗暴行事、套框框而激化矛盾或埋下安定隐患,尤其注重医患之间的调节感化工作,多宣传相关的温暖和谐文明事例和优秀人物。
@南宫卿宇:希望在联合惩戒“医闹”的同时能拓展解决医患纠纷的渠道,方便患者家属的诉求,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下期话题】
“夸夸群”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几名学生突发奇想建立了“夸夸群”,无论同学发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会在这里收到他人极具个性的夸奖和鼓励,心情不好的时候能收到陌生人的悉心安慰。比如有人在群中说“我今天失恋了,求夸”,就有网友回复:“拜拜就拜拜,下个更可爱。”“失恋就失恋,证明你谈过恋爱。”有人说“我在等红绿灯,求夸”,有网友就回复说“你的颜值,足以让司机为你停车,遵守交通规则真棒!绿灯亮起,快登上你的舞台。”该校几位建立“夸夸群”的同学说:“我们这样做就是想传递快乐!”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