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云台聚焦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云台山音乐节确定首批表演阵容 花粥、二手玫瑰乐队等确认登台
图片新闻
云台山音乐节校园歌手首场选拔赛成功举办
“拉面脱贫”的启示
“夸夸群”
靠实干开路 以实干圆梦
圈 套
郑州至云台山景区直达班车开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夸夸群”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几名学生突发奇想建立了“夸夸群”,无论同学发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会在这里收到他人极具个性的夸奖和鼓励,心情不好的时候能收到陌生人的悉心安慰。比如有人在群中说“我今天失恋了,求夸”,就有网友回复:“拜拜就拜拜,下个更可爱。”“失恋就失恋,证明你谈过恋爱。”有人说“我在等红绿灯,求夸”,有网友就回复:“你的颜值,足以让司机为你停车,遵守交通规则真棒!绿灯亮起,快登上你的舞台。”该校几位建立“夸夸群”的同学说:“我们这样做就是想传递快乐!”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夸夸群”能让人释怀,可缓解压力,能传递快乐。但是,一个人如果天天沉浸在夸奖声中,一旦遇到不顺心,就会不适应。

  @刚柔v:如果“夸夸群”让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当群主,效果肯定好,而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不一定能胜任,因为夸人也是一门艺术,弄不好会弄巧成拙。

  @小仵的天空1:“夸夸群”可以让人暂时在网络中放松一下,但是真正的烦恼还得在现实中自己解决。

  @东山谢氏:用幽默的语言鼓励他人、安慰他人、传递快乐,挺好的!应该注意的是,夸人不要虚夸,不要不着边际,要尽可能地帮人解决实际问题,帮人树立信心。

  @揭育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管怎样,当人们面对压力时,寻找最合适自己的调节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夸夸群”里的赞美能够给人安慰,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南宫卿宇:西安交大的“夸夸群”很有创意,不但可以传递快乐和友善,而且可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同学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不知潇湘在何处:心情不好时去“夸夸群”求夸,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但不要沉溺在夸奖声中,否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一更时分:存在就是合理的,正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夸奖,某些人才去求夸奖。所以,我们应该多关心那些需要夸奖的人,给他们更多鼓励和欣赏。

  @益昌人:夸人是一种智慧,“夸夸群”可以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当然,一个人有了心理压力,该自己扛的还要自己扛,“夸夸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风开季节:在我看来,求夸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能够让当事人找到安慰、获取快乐,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挫折。当然,对这种夸奖别太当真,一旦当真,你就真的输了。

  @雨中漫步2A:“夸夸群”既能让人解除烦恼,舒缓压力,又能加强人际交往,传递友善,是个充满温馨的交流平台,值得点赞!

  【下期话题】

  旧衣物被舍弃之后

  最近有一条与废旧衣物相关的报道上了微博热搜,截至3月16日,阅读量达到了3.9亿次。

  报道的内容是记者暗访山东一捐衣箱中衣服的去向,发现名义上是捐赠,实际上这些衣服一部分被卖到非洲,其他的则低价出售给再生企业,被进一步拆解回收。

  评论中大家的愤怒点在于,因为说是捐赠,所以特意洗干净叠整齐放到捐衣箱里,结果变成了出售盈利。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