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几名学生突发奇想建立了“夸夸群”,无论同学发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会在这里收到他人极具个性的夸奖和鼓励,心情不好的时候能收到陌生人的悉心安慰。比如有人在群中说“我今天失恋了,求夸”,就有网友回复:“拜拜就拜拜,下个更可爱。”“失恋就失恋,证明你谈过恋爱。”有人说“我在等红绿灯,求夸”,有网友就回复:“你的颜值,足以让司机为你停车,遵守交通规则真棒!绿灯亮起,快登上你的舞台。”该校几位建立“夸夸群”的同学说:“我们这样做就是想传递快乐!”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夸夸群”能让人释怀,可缓解压力,能传递快乐。但是,一个人如果天天沉浸在夸奖声中,一旦遇到不顺心,就会不适应。
@刚柔v:如果“夸夸群”让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当群主,效果肯定好,而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不一定能胜任,因为夸人也是一门艺术,弄不好会弄巧成拙。
@小仵的天空1:“夸夸群”可以让人暂时在网络中放松一下,但是真正的烦恼还得在现实中自己解决。
@东山谢氏:用幽默的语言鼓励他人、安慰他人、传递快乐,挺好的!应该注意的是,夸人不要虚夸,不要不着边际,要尽可能地帮人解决实际问题,帮人树立信心。
@揭育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管怎样,当人们面对压力时,寻找最合适自己的调节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夸夸群”里的赞美能够给人安慰,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南宫卿宇:西安交大的“夸夸群”很有创意,不但可以传递快乐和友善,而且可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同学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不知潇湘在何处:心情不好时去“夸夸群”求夸,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但不要沉溺在夸奖声中,否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一更时分:存在就是合理的,正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夸奖,某些人才去求夸奖。所以,我们应该多关心那些需要夸奖的人,给他们更多鼓励和欣赏。
@益昌人:夸人是一种智慧,“夸夸群”可以起到心理减压的作用。当然,一个人有了心理压力,该自己扛的还要自己扛,“夸夸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风开季节:在我看来,求夸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能够让当事人找到安慰、获取快乐,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挫折。当然,对这种夸奖别太当真,一旦当真,你就真的输了。
@雨中漫步2A:“夸夸群”既能让人解除烦恼,舒缓压力,又能加强人际交往,传递友善,是个充满温馨的交流平台,值得点赞!
【下期话题】
旧衣物被舍弃之后
最近有一条与废旧衣物相关的报道上了微博热搜,截至3月16日,阅读量达到了3.9亿次。
报道的内容是记者暗访山东一捐衣箱中衣服的去向,发现名义上是捐赠,实际上这些衣服一部分被卖到非洲,其他的则低价出售给再生企业,被进一步拆解回收。
评论中大家的愤怒点在于,因为说是捐赠,所以特意洗干净叠整齐放到捐衣箱里,结果变成了出售盈利。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