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本报微信公众号 带你领略春天的美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开放焦作”微信公众号上线
读懂“基层减负年”的三个关键词
无狗社区
监管部门不该为企业行为背书
把关
声 明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无狗社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山西运城某小区为打造无狗社区,向购房者提出了特殊要求——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该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对媒体称,这条规定属于“软约束”,希望从源头着手创建无狗社区。

  长久以来,由城市小区部分业主养狗造成的相关问题,让小区物业管理者很烦恼,而这也是城市管理的难题。现在,有开发商提出打造无狗社区的设想,让不养狗的人听起来很痛快,但此举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呢?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小区房地产开发商要求购房者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其出发点是好的,肯定会受到不养狗人士的欢迎。但是,解决狗患问题应该堵疏结合,既要出台限制措施,又要提倡文明规范养狗,从而达到“利己不扰民”的目的。

  @揭育贤:对于全社会而言,打造无狗社区,既是文明水平提高的体现,更是有益的社会实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千金买房,万金择邻。希望人们有选择无狗社区、有狗社区的机会和权利,也希望不养狗的人能在无狗社区享受宁静生活。

  @心雨zyh:无狗社区固然令人向往,但要成功创建,还需要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和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细则,让其更具可操作性,只有实施细则规范化、具体化,才能让打造无狗社区成为社区治理的有益尝试。

  @庐人境:购房前,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就提醒消费者这是无狗社区,谨慎购买,我觉得这个做法没问题,毕竟有人爱狗,也有人不喜欢狗,这样的告知维护了购房者的知情权。

  @秋泉12:无狗社区确实好,没有狗屎,更有利于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然而,这样的设想实践起来或许会有一定难度,就怕爱狗人士还会偷偷摸摸去养狗。其实,如果房地产开发商在小区专门设定一个遛狗区,或许就能有效解决狗扰民的问题。

  @不知潇湘在何处:购房者仅仅承诺不养狗还不够,要谨防他们日后出现思想变化。我认为,消除狗患最好的办法还是堵疏结合,在不提倡养狗的同时制定相关规范,用制度管理社区更有效。

  @悦眉潇生画:我认为,小区房地产开发商提出这个特殊要求有点不现实,即使人们买房前承诺不养狗,但如果他们在购房后养狗,小区物业该怎么处理呢?

  @刚柔v:打造无狗社区只是一厢情愿的事。买卖房屋,双方都不应有附加条件,这才是公平交易。小区房地产开发商提出这样的要求恐怕不会发挥很大的约束力。再说,没有法律规定小区禁止养狗,所以,我们只能引导大家文明养狗。消除狗患,最好的办法是用法律手段规范养狗行为,让大家文明养狗,让人狗和谐相处。

  @小仵的天空1:打造无狗社区,仅凭买卖双方达成的“软协议”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维持长久。打造无狗社区,需要大力宣传、久久为功、互相监督、多管齐下。

  【下期话题】

  “微信新增千名好友”的大学作业

  近日,某大学的一门课程在网上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要求学生以“微信新增千名好友”作为平时成绩,新增1000个以上好友才算及格。对此,不少学生吐槽:“加好友加到心累。”还有学生说:“这简直是社交恐惧人士的噩梦。”然而,还有网友调侃道:“学校帮你打开了微商人生的大门。”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