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彰显“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基本特质;
将整座城市作为一个综合景区来进行总体规划,不比高楼、不比规模、不比洋气,比特色、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
把城市最好、最金贵,用来建设CBD(中央商务区)的寸土寸金之地,用来打造绿色开放、运动休闲的CAD(中央活动区)和CEAD(中央生态和活动中心);
每年拿出土地出让金的5%用于绿化,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水生态文明建设;
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率先在全省进行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
“‘绿杨城郭’,一个‘绿’字,勾勒出扬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美丽之魂;‘秀美扬州’,一个‘秀’字,展示了扬州城园一体的独特魅力,厚植发展的绿色根基,精心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绿杨城郭新扬州’正在绘出最诗意的画卷。”
3月22日上午,我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在扬州市委党校迎来了第二堂课。该市政协副秘书长赵御龙作为一个亲力亲为该市园林规划建设的“老园林”,为研修班学员带来了《厚植扬州发展的绿色根基,精心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的精彩讲解。
赵御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园林是人们生活最美好的地方。该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强调突出以“河、湖、城、园”为核心,彰显“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基本特质,打造“水绿相映、绿路相依、城园一体、人园共生”的城市特色,把古运河、明清古城和瘦西湖作为扬州城市的“母体”加以精心修复和有序更新。
该市大力推进“111”公园体系建设,即9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10个1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体育休闲公园、100个社区公园、1000个遍布城乡的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广场的建设,赋予了扬州城市绿色的生命,形成了“先绿后城”的景观效果。
他说,焦作是一个山水秀美的城市,要规划好秀美山水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人民满意的特色山水文化。同时,秀美的山水景观离不开科学的管理,要积极建立永久性保护制度,把山水建设成果保护下来、传承下来,让秀美的焦作山水更好地造福人民。
出彩主讲人
赵御龙,扬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国家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园协会副会长,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园林管理局原局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的设计、研究与建设,著有《扬州古典园林》《扬州赏石》《扬州竹》《扬州荷》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