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摆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头版头条;把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重点;将协同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作为第一任务;把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效果作为检验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第一导向、第一标准;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第一抓手;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第一支撑;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第一体现……
3月22日19时30分,我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在扬州市委党校迎来了第四堂课。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韩长金以《扬州市重大项目建设如何做大增量、优化存量》为题,通过该市近5年的项目建设生动诠释了项目为王引领下的转型发展。
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该市从2012年实施项目为王的重大决策,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和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宁镇扬一体化、江淮生态大走廊等重大战略机遇,谋划启动了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赢得了工作主动和发展先机,重大项目已成为推动该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引擎。
韩长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项目为王战略实施让该市在近5年呈现出产业项目增多、创新项目增多、多元合作项目增多的“三多”局面。通过大项目建设,打造了具有该市特色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持续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奋力开创了“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的崭新局面。
他说,项目为王重在做大增量。该市连续5年每年实施项目增量大举措,如去年确定“6+X”重大项目招商活动。“6”为该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工商局、农委6个牵头部门,该市商务局为总牵头部门,承担牵头协调、汇总、考核职责。“6+X”做大增量,强化上争。该市上争政策是重中之重,坚持规划进本子、项目进笼子、资金进盘子,坚持无中生有、得寸进尺。“6+X”做大增量,强化推动。该市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靠,以科技综合体和高新区为载体平台,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支撑,以相关政策配套为保障,推动项目增量。
他最后说,项目为王要确保优化存量。该市与国家十一大类重大工程包相结合,与江苏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支持的五大类14个领域相结合,与江苏省“三一一”工程相结合,与江苏省“八项工程”相结合,谋划重大项目,优化重大项目,推动了该市重大项目的存量优化。
出彩主讲人
韩长金,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曾在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多个部门工作,长期奋战在该市经济和改革工作第一线,不仅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招投标管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能源电网、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