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创新思维寻求路径突破
乡村振兴的“睢宁实践”
让文明成为城市的自觉追求
以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的“睢宁实践”
——访徐州市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张 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贾兴民在为学员授课。
 
   

  出彩主讲人

  贾兴民,曾任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长期在睢宁县担任党政正职。2015年,他带领睢宁县启动实施“强镇兴村富民计划”,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睢宁县率先在全国制定县级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乡村振兴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昨日上午,我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在徐州市迎来了第一堂课。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以《乡村振兴的“睢宁实践”》为题,为学员讲述了睢宁县大胆探寻乡村振兴路径,从全省重点帮扶县,变成“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的经验和做法。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瞄准问题症结,从关键核心处破题。作为徐州市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睢宁县从“规划怎么做、钱从哪里来、事由谁来干、房子怎么建、农民如何富、社区怎么管”等方面入手,逐一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出一条具有睢宁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

  贾兴民说,以规划为例,睢宁县系统科学编制“多规合一”规划,把城市、城镇、村庄三级规划融合,使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多规合一”;按照“县城近郊向城区集中、镇区周边向镇区集中、其他村庄向规划布局点集中”的原则,完成15个镇总规编制、中心村布局、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调整,将全县城乡规划布局优化调整为1个主城区、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和138个集中居住点,最终实现“433”,即40%、30%、30%的县镇村人口居住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睢宁县坚持“镇当县建”理念,对标县城功能配套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功能性项目配套和集中安置为主,兼顾商品房开发,且特别规划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推进镇区建设发展。

  贾兴民说,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大,“钱从哪里来”是摆在该县面前的头等大事。睢宁县创新融资方式,成立了江苏润土融资公司,以增减挂钩入库项目为依托融资21亿元,作为全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启动资金;拿出片区内10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筹集部分乡村建设资金;推进土地节余指标县内调剂用于城市建设,按比例提取搬迁扶贫基金,共计提取15亿元用于乡村发展。

  农民怎么富?贾兴民说,睢宁县聚焦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出“把合作社建在支部里”,通过“支部+合作社”的方式,累计成立村集体股份合作社466个。目前,全县400个村的平均集体收入超过28.8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达7个村。在此基础上,睢宁县打造四级农业经营体系,探索构建了“11841”四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即1个县级农业公司、18个镇农业公司、400个村集体合作社和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目前,该县已建成的村集体合作社总经营面积达37.3万亩,有集体农场567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