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创新思维寻求路径突破
乡村振兴的“睢宁实践”
让文明成为城市的自觉追求
以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文明成为城市的自觉追求
——访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沈丽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张 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沈丽在为学员授课。
 
   

  出彩主讲人

  沈丽,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副主任,长期从事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工作,在文明城市创建方面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亲历并见证了徐州市从参创省级文明城市到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的全过程。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究竟有何实力获得如此多殊荣?

  昨日上午,我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在徐州市迎来了第二堂课。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副主任沈丽,以《坚持为民惠民 突出共建共享 让文明成为城市的自觉追求》为题,向研修班学员分享了徐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全力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市区环境面貌、群众生活质量、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治理水平“五提升”,加快建设文明和谐、富有魅力、宜业宜居新徐州的经验和做法。

  沈丽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关键的是领导重视。多年来,徐州市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龙头工程”和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牛鼻子”工程,着力打造“强富美高”新徐州。2011年,徐州市迈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后,举全市之力,奋斗6年有余,最终以优异成绩成功迈进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

  沈丽说,该市创建文明城市时一开始就啃“硬骨头”,重点列出了六大问题,打响了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区小区、文明旅游、窗口单位、乡镇面貌六大专项整治战役。此外,该市紧盯城郊接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下大力气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投资10.4亿元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505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与改造,市区62.47万名居民由此受益。为了维护交通秩序,该市48个区级机关全力开展志愿服务,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分包46个路口的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对于精准创建,沈丽感悟颇深。她说,抓精准创建,就要坚决反对“差不多”思想。徐州市组织专业培训22场,2万多名一线创建人员参加培训;把2000多个测评点印制成册,针对指标要求逐个点位把关考核,直至达标。

  “好人文化”建设,是徐州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亮点。沈丽说,徐州市建立健全“好人推荐遴选、学习弘扬、激励帮扶”三大机制,在全国建设首家“好人园”,设立“好人基金”1千万元。徐州市有3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4人获得江苏省道德模范和提名奖,113人(组)当选“中国好人”,170人当选“江苏好人”。此外,该市深入推进“好人阵地十百千工程”,有9个县(市)区完成了“好人园”建设,全市有“好人广场”120个,有2个家庭当选全国首届文明家庭,有19家全国文明单位、14家全国文明村镇和1个全国文明校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