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主讲人
梁伟,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年,作为省优秀青年干部公派赴美留学1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历任徐州市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综合干部处处长,丰县县委组织部长、县纪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现任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围绕“一项战略重点、两个产业方向、四大优质载体、七大工作体系”实施的“1247”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昨日下午,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梁伟,从研判发展大势、认清所处方位、明确目标举措等方面分析了徐州市产业科技创新工作。
“科技首位度,是衡量一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科技综合实力强弱度的指标,是城市在区域间科技发展领先程度的体现。居于科技首位度领先地位的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辐射力,很可能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引擎。”梁伟说,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核心区城市之一,科技首位度越高,优势就越明显,引领能力就越强,从而越能带动淮海经济区实现“洼地崛起”。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梁伟认为,世界正在进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势在必行。徐州市提出,优化一个中心布局,全力构建“产业研发、创新产业孵化、产业化发展、高层次人才”四个集聚中心,提升创新创业实力、产业发展水平、开放创新能力、要素集聚程度。该市明确了两个主攻方面,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提升增量。此外,该市建设“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四大载体,即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实现四大载体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做好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完善产业提升体系、完善“双创”平台体系、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七个方面工作,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谈及焦作,梁伟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谋求发展最重要的是懂得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借鉴参考外地经验,突破自身瓶颈,找到工作支点。徐州与焦作都是因煤而生的重工业城市。徐州在关键的时间窗口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转型,而相对滞后的是产业转型。如今,在新技术使用和新产业发展上,两座城市处在同一条起跑线,历史遗留的制约因素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更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运用、落地、转化。针对成熟的科技成果,我们可以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行有目的的招商,吸引核心技术团队,从而提升城市产业发展水平。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特派记者刘金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