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主讲人
臧晓鹏,长期奋战在经济战线,对开放型经济、产业经济发展有深刻的思考,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理论、指导工作。近年来,他带领徐州市发改委承担了全市重大工作任务,牵头起草了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产业协同合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文件,负责全市重点经济目标考核、实施“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等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业绩突出。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17年修订)》,意味着国家明确认可了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这是该市在新起点上迎来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也是该市多年间努力和沉淀的结果。
昨日下午,我市“学徐州扬州、促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迎来了在徐州市的第三堂课,曾参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区产业发展相关文件牵头起草工作的该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臧晓鹏,从淮海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推动中心城市引领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进行了阐述。
臧晓鹏认为,要做强区域发展增长极,必须提升城市的实力、活力、能力、魅力。在提升城市实力上,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板块经济特色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提升上,把握好“破”“立”“降”,打造产业地标,建设特色小镇,解决产业同质化和低端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等难题。在增强城市的活力上,“双创”人才是核心、平台载体是沃土、创新集群是关键。在完善城市能力上,要彰显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着力在提升功能设施、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在彰显城市的魅力上,要注重把城市的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和现代因素有机结合,大力彰显城市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等。
臧晓鹏认为,提升区域发展的协同性,重点要聚焦“互联、流通、开放、协同”八个字,突出抓好区域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功能平台、协调机制等重点环节工作,推动中心城市资源要素向周边扩散辐射、产业向周边梯度转移,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臧晓鹏说,徐州和焦作有深厚的渊源、联系密切,集中体现在“一所高校、一大产业、一座名山”三个方面。多年来,在深化交流合作中,两市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焦作要明确城市定位,加快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带动效应和引领协调发展作用,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实体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