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学典
“今年我们村在荒山上种植了1万多棵果树,收益将全部用于改善村里28户贫困户的生活,实现全村脱贫。”在博爱县鸿昌街道下期城村苗沟果树种植现场,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圈指着刚种植的果树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该村今年种植了山楂、苹果、石榴、冬枣等4种果树,当年即可挂果,属于该村精准扶贫项目的第一期工程。3年内,该村将种植9万亩14种树,将大大改善村民收入。
打造精准扶贫项目可以说是鸿昌街道快速实现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工作,仅去年该街道就打造扶贫产业项目4个(即鸿昌街道下期城村生姜种植基地项目、博爱县博雅纺织扶贫基地项目、博爱县竹林资源综合利用二期项目、马营村澡巾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带动街道202户677人参与项目分红。
3月25日中午,记者在该街道马营村澡巾扶贫产业园基地了解到,目前该基地每天仅线上销售就有近1000单。在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方面,该街道为11人申报了短期技能培训补助,对80人进行了电商培训,真正实现了技术脱贫。
“我们每月至少举办2次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如去年举办的国庆七天乐活动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3月25日上午,该街道文化中心主任翟保松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街道在改善民生方面把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作为重要抓手。去年春节期间,该街道组织了九街舞龙队赴市东方红广场参加焦作市第三届龙狮虎舞大赛,夺得银奖;推选二街舞之苑舞蹈队参加博爱县第三届舞蹈大赛,夺得冠军。该街道完成了西庄武术、马营杜氏水席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配合文广新局为村街群众送戏8场。端午节期间,该街道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在群英西街和文化路中段举办了盛大的“端午节嘉年华”活动,10余支文体队伍进行了展演。
“让博爱的小吃有效地传承下去,让全国的小吃都相聚博爱、相聚花间巷,给博爱人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在该街道打造的小吃一条街——鄈城邑·花间巷,投资人杨秋应这样对记者说。
在该街道采访时,记者发现街道把城乡环境卫生改善暨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等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如把治理入村口、道路沿线和河道沟渠、村庄、庭院、田园等区域的环境卫生作为工作重点,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目标,在各村街制作固定宣传标语58条,张贴卫生环保宣传标语400条,印发宣传页1万份,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去年,博爱县孝悌之星评选活动中,该街道共推荐孝悌之星14名。今年年初以来,该街道共有5个村街获得“文明村镇”称号,其中下期城村荣获“省级文明村镇”称号。九街社区毋姗姗去年以一名普通群众的身份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为348户群众进行公租房分房,为13户群众进行危房改造……
“今年,街道将以‘四个鸿昌’为依托,把握市、县经济发展大格局,抓住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抓好服务业、电商产业及特色商业发展。全力服务好市、县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两城双修’各项任务。我相信,在改善民生方面,我们会做得更好。”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刚这样说。
上图为博爱县鸿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刚(前左)在马营村澡巾扶贫产业园基地了解扶贫项目开展情况。 本报记者 王学典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