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措并举全力改善民生
念好“山”字经 走出致富路
图片新闻
让群众得实惠是我们的目标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3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市常平乡
念好“山”字经 走出致富路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马允安)今年55岁的张小井是沁阳市常平乡山路平村人,前几年她靠在建筑工地打工养家,如今在离本村不远的沁阳市丹峡皂刺皂角专业合作社做领班,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外出打工,每天也能挣50元钱。据介绍,该村像张小井一样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就有30多人。3月25日下午,该乡党委副书记梁斐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沁阳市常平乡,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围绕“山”念好产业致富经,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短平快”。

  常平乡共有6个省级贫困村,2个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乡建立了全乡大扶贫工作机制,重新调整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结合对口业务工作,建立人人有脱贫工作责任、人人有脱贫工作分工的“大扶贫”格局。工作中,该乡开展扶贫政策培训,落实贫困户联系制度,规范问题台账整改,精准落实各项政策。

  围绕“山”念好“特色农业”经。在发展扶贫产业方面,该乡充分发挥荒山野岭适合林草生长优势,利用山区资源特色,发展了皂刺和艾草特色种植、太阳能光伏发电、民俗旅游接待、防尘降污设备出租和深度贫困村旅游资本项目收益分红项目,贫困户产业项目覆盖率达61.8%,项目覆盖户户均增收500~1300元,同时带动贫困户50余户近80人就业。截至去年年底,该乡已实施的1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及1个资本收益产业扶贫项目支付率达95%。

  围绕“山”念好“民俗旅游”经。该乡九渡村有着民俗旅游传统,借助国家开发古村落保护项目,该村规划村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蜜蜂养殖基地、观光牧场、生态农业体验园、林果采摘园区,解决九渡村、杨庄河村和山路平村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该乡去年9月依托丹河峡谷景区成立了沁阳市丹峡旅游建设有限公司,公司对土特山货进行包装制作,收集韭花、山楂、连翘、冬凌草、花椒、菊花等9种山货制成礼箱,发展土特产品销售,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九渡村于2013年被住建部确定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村,住建部于2016年下达了九渡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该项目包括游客应急中心建设、深水井建设和辅助设施建设。目前,游客应急中心已建设完成,深水井(720米)已成功钻探出水,主管道已敷设到该村的4个自然村,为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围绕“山”念好“交通运输”经。长期以来,村民从事运输业多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产业化,乡村党组织看准这个优势,动员多家非公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组织签订村企携手脱贫致富协议,为贫困户提供运输信息、购车信贷优惠、驾驶证考取及升级等服务,目前已安排常平村、前和湾村和簸箕掌村等120余户贫困户从事煤炭运输、信息服务、车辆维修等工作。

  同时,该乡还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清理工作。出动铲车、挖掘机对村内道路、房前屋后、背街小巷、丹河沿线等地方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等进行清理,对路边的树木、墙体进行涂白。新建山路平村、九渡村公厕2座,投资11万元的“一事一议”山路平村筹资筹劳村容村貎整治项目已完成,全乡累计栽植红叶石楠、紫槐、杨树、竹子等2.6万余株。

  上图为3月25日下午,常平乡党委副书记梁斐(左),宣传、统战委员姚伟业在该乡产业扶贫旅游发展项目部检查山货包装情况。

  本报记者 马允安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