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全市中青年干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之初就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正是由于无数共产党人心系百姓、扎根群众,我们党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正是依靠千千万万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观点,是党不断夺取胜利的不二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肩负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并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化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引导人民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做到一切的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党一切工作的评价标准,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塑造党的过硬作风。党的发展过程,就是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的今天,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我们党必须强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认识,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来源于人民。要自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优、暖民心;自觉摈弃任何脱离人民群众、高高在上的特权思想,敢于同任何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组成的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人民群众自身利益得到实现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又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不断探索,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适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历史实践与现实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言人,是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就要善于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群众观点,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增强党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