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嘉莉)3月26日8时30分,申请人赵某来到解放区法院,与执行法官一起坐上警车,去见证案件的执行过程。此举开启了“警民同行”的执行路。
原来,被执行人王某以做生意为由,向朋友赵某借款11万元,由于经营不善,未能按期还款。解放区法院依法判处王某归还赵某欠款及利息,可王某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案件进入执行阶段。
接案后,承办法官程志猛向王某邮寄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并对王某名下的财产进行了查控。“但是,王某拒不报告财产,也不按要求来法院,我们打电话也不接。”程志猛对记者说。
3月25日下午,赵某打电话提供了一条执行线索,说王某躲到其父母家了,每天早上都会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回家。程志猛当即表示第二天一早就过去,并邀请赵某一同前往。于是便有了开头的场景。
在赵某的带领下,执行干警来到某小区寻找王某。敲开房门后,程志猛亮明身份:“你好,我是解放区法院执行局的办案人员,这是我的工作证。王某因欠别人钱,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需要他出面协商解决问题。”
“他不在这儿住,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王某的母亲说。
“他就住这儿,我亲眼看见他接送女儿上下学……”赵某说。
为平息赵某的怒气,程志猛要求王某的母亲当场给王某打电话,并打开免提,让在场所有人听到。电话多次呼叫后终于接通,程志猛对着话筒说:“我是法院的,请你马上回来,配合我们的执行工作。”“我不在焦作,改天吧。”对方答道。“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本周四必须到法院解决此事。传票和手续已经给你父母留下,你回家后好好看看,如果你再不履行,后果会很严重。”随后,程志猛又向王某的父母告知了风险、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等。
出了王某父母的家门,赵某一把拉住程志猛的手担心地说:“星期四,他要不来,可咋办?”“你放心,如果他有财产不履行,法院会依法对他采取各种强制措施,让他付出惨痛代价!”程志猛说,“以后有什么线索随时提供,我们保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你也可以继续通过‘阳光执行’小程序关注案件进展情况。”
“太好了,案件交到你们手上我放心,真的太谢谢了!”
提起“阳光执行”小程序,赵某竖起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这个小程序不用下载,在微信里便可操作,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和法官留言交流,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案件执行情况,真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