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获世界技能大赛奖牌的,一次性奖励师傅5万元;徒弟获国家级技能荣誉称号的,一次性奖励师傅1万元;徒弟获省(部)级技能荣誉称号的,一次性奖励师傅5000元……这是近日浙江省金华市总工会在“青蓝计划·名师带高徒专项行动”中明确的奖励政策。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离不开技能型劳动者的支撑。在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当下,技能型劳动者日益成为香饽饽。培养技能型劳动者需要更多“源头活水”,让传统的师徒关系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徒弟有出息,师傅获奖励”显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师傅的耳提面命,徒弟的耳濡目染,传统的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承,更是一种悟道的过程。师傅对职业的敬畏和对手艺的尊重,师傅为人处世的立场和态度,都会对徒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师傅,不仅要有高超的手艺与技能,还要具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能力,名师精神世界的成色,会给徒弟的职业生涯打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机器是无心的,懂得手艺的人一定明白,手与心相连。许多技能型劳动者笃信“慢工出细活”,他们愿意下功夫去打磨精品,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尽管“短平快”,却往往让人们急功近利,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缺乏灵魂。那些能够培养出高徒的名师,不仅注重徒弟的技能提升,更注重对他们注入文化基因。
伴随着社会变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陈旧观念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在开放的时代里,市场的蛋糕足够大,师傅只要有真本事,完全不会有生存压力。“徒弟有出息,师傅获奖励”不仅让师傅得到了物质层面的激励和回报,更让他们得到了精神层面的尊重与认可,有助于提高师傅带好徒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徒弟有出息,师傅获奖励”看上去是师傅跟着徒弟沾光,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徒弟练就出色技术的背后,往往饱含着师傅大量的心血,除了优秀师傅的口碑与名声,师傅们也需要实实在在的回报。当师傅们愿意投入更多的心思与精力带徒弟,技能型劳动者必将越来越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好故事也必将不再稀罕。
徒弟有出息,师傅就该获奖励。让优秀师傅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和物质回报,让他们既有面子也有票子,得到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这是一个创新型社会应有的姿态。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
来稿邮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