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智能制造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在我市召开
公共场所,宠物该进还是该禁?
就业歧视面前 女大学生何去何从?
提笔忘字绝非网络文化的红利
“书包不回家”
健康推送
岂能以保护版权的名义“碰瓷”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书包不回家”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195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起,国家层面专门以文件形式发布的“减负令”已经超过10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一直在推行减负工作,但从全国范围看,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减负模式。在我市,市实验小学从2009年开始实施“书包不回家”,力求让学生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学生平时回家不背书包。10年过去了,该校学生不但没有荒废学业,反而收获了很多成绩和荣誉,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可资借鉴的为学生减负道路。对于“书包不回家”,你怎么看?

  【观点1+1】

  @刚柔v:焦作市实验小学的经验值得各地学校借鉴!

  @小仵的天空1:要切实为中小学生减负,让“书包不回家”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还需要教育部门推行配套的升学选拔机制,让教育资源均衡分布与发展,这需要全社会层面共同发力、协同联动。我认为,为学生减负仍然任重道远。

  @是一个大皮球:我认为,“书包不回家”的含义不应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其深层含义应该是,让家庭作业不再是单一的纸质作业形式,而是灵活地布置更多社会实践作业,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提高综合素质。

  @东山谢氏:“书包不回家”,确实值得夸!在“唯分数论英雄”的背景下,各种考核、考试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学生头上,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童年美好时光。该校坚持推行“书包不回家”10年,相当不容易,一定会面临各方的压力与阻力。我想,该校化解压力与阻力的办法就是“让时间说话,用事实说话”。

  @南宫卿宇:布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作业,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业,比应试教育更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贵贵的蒲公英:“书包不回家”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减轻了家长的辅导压力,希望这个模式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益昌人:“书包不回家”是众多孩子的梦想,也是学校为学生和家长减负的目标。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应该有更多时间玩耍,快乐的童年对孩子成长大有益处。当然,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也是必要的,孩子们应该在张弛有度中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细数青山望蓬莱:“书包不回家”,效果顶呱呱;学生要减负,不是镜中花;学校办实事,社会齐赞夸;家长心情爽,学生乐哈哈;但愿此模式,处处都“开花”。

  @不知潇湘在何处:“书包不回家”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孩子们规律生活、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风景城赏风景:当日事应当日毕!“书包不回家”,不仅是实现学生减负的好举措,也是检验老师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我们鼓励“书包不回家”,但前提是,学生必须把真本领“带回家”。

  【下期话题】

  “撸串文化研究会”

  如今,各类社会团体犹如雨后春笋,许多社会团体挂着“中国××研究会”甚至“世界××研究会”的牌匾,名头似乎很大。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日前发布消息,“济南市喝酒人才培训中心”“济南市撸串文化研究会”被取缔,济南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两个组织实际上均为饭店,取缔原因是两家饭店未经登记打着社会组织的名义进行商业宣传活动,触犯法律规定。对于这类民间组织,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