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世界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要闻简报
小小“微田园” 引领“大转变”
开局平稳!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4%
刚果(金)东部发生沉船事故20人死亡
工人安全帽“一碰就碎”碰出了什么?
“无声食堂”
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岂能慢半拍?
以劳代罚
马克龙希望五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
两处中国公园获批列入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无声食堂”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能做到“食不言”吗?浙江三门县浬浦中心小学推出“无声食堂”:学生就餐时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用手势示意。“实行一个多月了,就餐时安静了许多,秩序也变好了,低年级段(一至三年级)学生就餐时间缩短约5分钟,粮食浪费情况也有好转。”4月15日,该校副校长林勇称。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揭育贤:学校推出“无声食堂”,无疑是因噎废食的做法,虽然方便了学校管理,但是遏制了学生的话语权,也偏离了教育本质。如果用“无言”代替交流,用“安静”充斥沟通,会不会显得异常怪异?如果以泯灭孩子天真为代价,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失去了教育的温度与意义。

  @白杨1541:古语云:食不言寝不语。在学校食堂吃饭讲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学校推行“无声食堂”对就餐秩序进行规范是非常正确的做法,从提升学生文明素养角度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来说,“无声食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就餐环境,使学生专注吃饭,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浪费。

  @是一个大皮球:“无声食堂”或许过于极端了,小孩子活泼好动,这样做可能会扼制孩子天性。同时,在中国,饭桌是最能沟通情感的地方,此举不利于小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

  @心雨zyh:“食不言”虽说无可厚非,但连加饭加菜都要用手示意,就有些过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乖巧”了,也“稳重”了,但是不是不会用语言表达了,有了事情只依赖于“用手示意”?

  @心雨zyh:“无声食堂”天天见,有人质疑有人赞。究竟效果怎么样?还得等着试试看。

  @风景城赏风景:“无声食堂”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食不言”确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不知潇湘在何处:“无声食堂”既能教导学生文明用餐,又能维持良好秩序,还能减少浪费粮食,可谓一举多得。

  @南宫卿宇:就餐时不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值得提倡,但是该说话时还是应该开口,以免造成尴尬。

  @细数青山望蓬莱:可以要求学生吃饭时小声说话。如果硬性要求孩子吃饭时不许说话,有些不妥。小学生正是好动的年龄段,可以约束他们,可是不应该硬生生地压抑他们的天性。

  @一更时分:说真的,孩子活泼好动,就连上课都做不到不说话,何况是吃饭?学校的规定,很容易误伤孩子的天性,必须要谨慎,毕竟,安静可以追求,但要有度,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下期话题】

  “老幼同养”

  4月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紫阳公园,30多位老人、20多个孩子做游戏:比赛传篮球。这是一场老幼同乐活动,孩子和老人来自武汉的老幼同养机构——童心苑。童心苑由武昌路幼儿园和武昌区复兴路社区的童心苑老年公寓共同组成。在这里,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老人和幼儿结合供养。目前这种模式在国外有近500家,但在我国只有3家。除了武汉这一家,另外两家位于南京和贵阳。有网友称,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实行“老幼同养”,是值得探索的创新。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