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学徐州扬州 促转型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古今辉映的高品质名城
“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改变一座城
“三个舍得”建公园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有礼二十四条”改变一座城
本报记者 郭树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家吃多少做多少,不剩饭菜;在外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长者先动筷,夹菜用公筷;烟头不落地;不穿睡衣拖鞋上街……扬州针对文明城市建设颁布了“文明有礼二十四条”。

  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13年以来持续开展了“三有三清”(有序行车、有序候车、有序停车,清洁之城、清爽之城、清静之城)综合治理行动,向“脏乱差”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2015年,该市主要领导每两个月都要主持召开一次文明城市建设点评会,现场曝光发现的问题,让与会者如坐针毡、面红耳赤。2016年和2017年,该市开展了以“三路一环”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有碍观瞻的城市外立面进行改造,对影响城市安全的广告牌进行拆除。通过整治,长期影响市容市貌的“城市钉子”被拔掉了,一些与周边环境严重不匹配的“伤疤”被修复了,扬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为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该市出台的“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引导扬州人做更加文明的市民,收到了明显效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