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名11岁女孩的一条有关加强家长微信朋友圈“健康晒娃”的建议,引发公众关注。有人认为孩子优秀,将其照片、视频分享到朋友圈无可厚非,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与孩子的生活、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不应该引发激烈的争议。反对者则认为,这是过度炫耀的行为,也是不尊重孩子感受的体现。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河北白帆:家长“晒娃”可以有,但要节制莫强求;尊重孩子多沟通,保护隐私无烦忧。
@不问归期m:家长在网络世界“晒娃”时必须保持理智,控制好尺度,即知道为什么要“晒”,什么该“晒”,什么不该“晒”。我认为,如果掌握不好这个问题的尺度,很有可能引起朋友圈里人的厌恶与反感,只有适度“晒娃”,才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常睿平:“晒娃”应该分情况,家长不能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不顾孩子的心理影响,在此问题上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
@不知潇湘在何处:可以“晒娃”,但前提是家长应该征得孩子同意,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细数青山望蓬莱:无节制“晒娃”,实际上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名义上是炫耀孩子,实际上是炫耀家长自己。
@一更时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家长过度“晒娃”,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们造成感情上的伤害。我认为,只有合理“晒娃”、适度“晒娃”,才能实现良性互动!
@贵贵的蒲公英:“晒娃”未必都是炫耀之举,但无节制地“晒娃”肯定是炫耀,时间久了难免惹人烦,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秋泉12:“健康晒娃”可以有,但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任性而为。孩子优秀值得家长骄傲,适当“晒娃”能够与其他家长分享育儿心得,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南宫卿宇:“晒娃”能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能和朋友们分享快乐,还便于和其他家长交流育儿心得,挺好!
@摇滚的大仙:家长“晒”自家的娃,是记录生活岁月的一种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别人不必多管闲事。
@悦眉潇生画:“晒娃”与否,是每个人的自由,家长们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各位家长在“晒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隐私,以免给孩子留下安全隐患。
@老吕飞刀:“晒娃”究竟是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还是家长自己的炫耀行为,不同立场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然而,我身边很多喜欢“晒娃”的家长,都会被朋友屏蔽或“踢出”朋友圈,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益昌人:家长“晒娃”朋友圈,炫耀引得他人烦;保护孩子需用心,尊重理解方长远。
【下期话题】
包装换流量
近日,有媒体报道“鲁迅说过的话,可以一键查询”后,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竞相登录北京鲁迅博物馆官网的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仅5月7日上午,该检索系统点击访问量就达870万人次,致使系统瘫痪数十次。
其实早在2007年,这套鲁迅作品查询检索系统就已上线,多年运行冷冷清清。直至最近,该查询系统经过媒体重新包装,才使流量暴涨。技术人员开发这套查询系统的本意是方便学者检索资料,如今却意外变成了网友跟风打卡的“玩具”,令人五味杂陈。对于包装换流量,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