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和杨九郎的一段相声视频引发关注。节目中,他俩拿国难“抖包袱”,受到社会舆论猛烈批评。张云雷随后赶紧道歉。
对此,有网友认为,观众与演员是“鸡和蛋”的关系,有什么样审美倾向的观众,才会有什么样的演员,因为演员只有取悦观众才能走红。网上关于这个段子的视频显示:当张、杨二人无底线地一唱一和“抖包袱”时,台下的观众爆发出了一阵阵哄笑声。据媒体报道,观看这场演出的观众达4000人之多。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赵银梅:观众素质参差不齐,但演员不能一味迎合观众。如果演员演出作品无底线,那就有毛病了!尤其是拿国难“抖包袱”,爱国之心何在?
@刚柔v:演员调侃国难,观众鼓掌喝彩,这一幕令人恶心。把艺德抛在脑后的演员,我们不需要。一味追求低级趣味的观众,我们瞧不起。
@益昌人:为了取悦个别观众,相声演员信口雌黄,这样的演出已经无艺德可言。文艺作品应当弘扬正能量,不能为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而让演出俗不可耐。
@庐人境:能够让人在笑声中思考的喜剧段子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无底线的低级趣味。文艺界人士创作时应该端正态度,必须有基本的是非观念。
@不知潇湘在何处:相声表演不能光让人发笑,还应该弘扬正能量,只有有内涵、有意义的相声表演才是真正的艺术。
@细数青山望蓬莱:有些事绝对不能当成搞笑的材料,该严肃的一定要严肃,该庄重的必须庄重。拿国难“抖包袱”反映出一名相声演员、一个表演团队的认知水平和政治态度。
【下期话题】
“补”情商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火爆南京家长圈的高价情商培训班,引发广泛关注。培训班号称0~15岁的孩子都能学,培训内容包括情绪管理、社会交往、挫折抵抗、树立自信等,有的课程花费达数万元。有网友提出质疑:“情商确实能‘补’,但那个学校叫‘社会’。”“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情商培养,与其送孩子去培训班,不如家长先负起责任。”也有家长表示,孩子上情商培训班确实有效果,比以前更懂事了。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