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老年桥牌邀请赛在我市闭幕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助推高质量发展
环保发展互促共赢的中站实践
我市正式启用电子社保卡
奋战在环保攻坚一线的“拼命三郎”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保发展互促共赢的中站实践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第一版①)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引进、新上一大批产业链延伸关键项目。也就是说,中站区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工业企业”作为控增量、提效益的关键一招。

  推动企业小循环。引导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实施工艺改造,减少污染排放,有效降低成本。如龙蟒佰利联在生产钛白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净化处理转化为中水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气(热)经过梯级利用技术,为自身发展和周边企业提供热源;产生的黄泥废料用于制取钛石膏,生产石膏砖,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

  推动产业中循环。推动企业间产品互为原料、互为产品,打造完整产业循环链条。如围绕开元化工氯碱产品,谋划实施了氯化石蜡、净水剂等项目,其中开元化工的副产品液氯提供给华德瑞公司用于生产氯化石蜡,华德瑞公司的副产品盐酸通过管道输送给爱尔福克用于生产净水剂,爱尔福克生产的净水剂供应给污水处理厂用于净化水质,有效减少了废物排放,降低了运输成本。

  推动园区大循环。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促进园区间的产业协作,构建园区大循环格局。如引导多氟多加强与风神轮胎等关联企业合作,引进了电机电控项目,建立了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的研究开发体系,实现了氟化工、风神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园之间的循环,极大地带动了产业集聚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站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既可以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又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升综合竞争力。”中站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红兵说,“下一步即将出台企业准入机制,真正引进一批延链补链的大项目、好项目,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绿色型、智慧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提质量,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企业而言,环保与发展如何和谐共赢?龙蟒佰利联用自身的发展证明:抓环保就是提质量,抓环保就是促升级。

  请看:2011年投资1.5亿元对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固液分离设备建成白石膏生产线,年增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2012年投资6000万元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年节约用水资金960万元;2013年投资1亿余元建设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副产品钛石膏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年增加经济收入6000余万元。“每一次环保投入都是企业升级改造的契机,促进了经济、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实现了企业的绿色转型。”龙蟒佰利联董事长许刚介绍。

  龙蟒佰利联如此,鑫诚股份亦然。近年来,鑫诚股份淘汰了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倒烟窑,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耐火材料生产线,从行业的“小不点”,蝶变成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综合排名第一的企业。同时,鑫诚股份多次大规模对传统除尘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革新,除尘率高达99.5%,而且回收的粉尘可用于再生产,彻底解决了烟尘排放问题。“鑫诚股份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环保倒逼转型提质的过程。”该公司董事长靳艳军说。

  龙蟒佰利联、鑫诚股份正是中站区工业企业用环保倒逼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中站区全面实施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三大改造”,16家企业谋划实施改造项目24个,总投资123亿元,打造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持续实施“126”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363”培优育强工程,谋划实施了产业升级重点项目27个,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

  今天,工业还是中站的优势,但中站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标,已然从2016年各城区的最后一名跃至第一名,经济高质量指标也位居各城区前列。可以说,环保为中站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优生态,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环保倒逼产业发展,发展反哺生态建设。近年来,中站区持续加大投入,致力打造“山、水、林、带、园”生态体系,优化环境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四城联创”打造宜居城区。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整修城市道路8条,新修“四好农村路”42.8公里、绿色廊道9.8公里,新敷设排水管网15公里、供热管网23公里。

  以绿化提升打造生态城区。对经二路、工农路、丰收路以及高速公路廊道进行了高质量绿化提升,新建成和美游园、造店游园等游园绿地9个,新增城区绿化12万平方米。目前,中站区人均公园绿地17.9平方米,绿地率38.7%,绿化覆盖率43.8%,都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以生态治理打造绿色城区。投资2.6亿元,完成了许衡文化公园、生态植物园、大沙河湿地公园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生态修复7000余亩,把沉陷区打造成了焦作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将以‘三区四基地’为目标、为抓手,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走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道路,不断满足中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董红倜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