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9年高考一天天临近,为了让高中毕业生及家长更多地了解焦作师专,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帮助,记者深入走访了焦作师专相关负责人,尽可能详细地为大家介绍该校的名牌专业。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是河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其前身初等教育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2019年承担了河南省公费师范生(专科层次)四分之三的培养任务,是全省同类专业中的佼佼者。
该专业有教授6人、副教授18人,专业负责人聂慧丽荣获“2018年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该专业实行U—G—S(大学—政府—小学)协同培养,突出全科理论知识学习,强调教学技能和服务乡村能力培养。目前与河南省58个设岗县和100余所小学建立了协同培养机制,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入编。
2018年11月,在第十六届河南省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大赛中,该专业2016级3名学生与本科生同台竞技,斩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其中余威同学获得该学科组全省第一名。育人实践案例《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被省教育厅作为优秀案例推送到国家教育部。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于2006年,是国家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
该专业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教师22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5人。拥有钢琴195架,舞蹈、绘画、书法手工等实训室18个,校外教育实习和就业基地60多个。
该专业秉承“以赛促训”“以赛促教”“赛训结合”的技能训练模式,每年通过举办学生声乐大赛、舞蹈大赛、书画手工大赛等系列赛事,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在河南省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大赛中连续六年获得一等奖。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十二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由本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比赛。
音乐教育专业
音乐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音乐欣赏》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该专业学生2009年以来连续九年获得河南省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大赛一等奖;在河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共获得一等奖13项、优秀创作奖1项。学生陈志华参加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得第四名并参加全国大赛。优秀校友孙红杰荣获国家级艺术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9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拥有钢琴161架,排练厅1个,舞蹈教室3个,数码钢琴教室、音乐欣赏教室各2个。
该专业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方面成效显著,先后发表多篇有关怀梆研究的论文,出版《朱载堉密率方法数据探微》等著作多部,排演的怀梆传统戏《老少换》获得河南省第一届学生戏剧节一等奖。该专业被授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称号。
语文教育专业
语文教育专业始设于1978年,是豫北六地市重点专业、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9人,3名教师被授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该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持续举办“11123”工程、课前十分钟演讲、“三字一话”、语文素养大赛等特色活动,组建蓝天文学社、吟诵社等学生社团,办有《新青年》《常春藤》等刊物,以让学生“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为培养目标。学生参加河南省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6个。该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1.3万余人,涌现出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河南省“最美教师”王桂香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该专业积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发表《方言民俗在文化城市建设中的角色探析——以覃怀方言为例》《山涛故里调查》等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为焦作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设立于1999年,是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该专业聚焦中原经济区高端制造先进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两个接轨、三个层面、四项保障、五个环节”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满足电子信息高速发展需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微电子、军工、通信、人工智能开发等领域。
该专业师资队伍中有博士2人、副高以上职称6人。拥有12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依托富士康科技(济源、晋城)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双元培养,实现教育教学与岗位实操的无缝对接。
该专业学生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芯片级检测与维修”项目三等奖,“智能小车”获第六届“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大赛高职组一等奖。
电子商务专业
为适应我国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专业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双元人才培养道路,打造“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企业项目经理+教师+学生的“教学实践共同体”,积极开展大学生双创孵化工作,推进“1+X”证书制度,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无缝衔接,毕业生双证书率和就业率均达100%。
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首届OCA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二等奖、河南省“青天河杯”电子商务双创技能大赛三等奖、河南省首届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基地先后被认定为省电子商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省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市首批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单位、市创客之家。积极承担焦作市电子商务培训任务,为焦作市中小电商企业提供网络营销策划、网点建设、品牌推广等咨询服务工作。2017年成为阿里巴巴“百城千校”订单式培养合作单位,2018年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本报记者 丁 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