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再传“好声音”: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字段数据库》统计显示,2019年4月,全国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排名第七的是多氟多新能源。
多氟多新能源提出了“好产品2019计划。”所谓好产品,一是要安全性能高,二是要降低制造成本,节能降耗。
多氟多新能源主要经营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细分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移动通信设备、电动工具、太阳能光伏及风力发电储能、智能电网储能、智能大厦储能及供电、移动通信基站、UPS、便携移动电源等诸多领域。
然而,一个锂电池有1220个质量控制点,比一般的工业品生产管理难度要大得多。要实现其“好产品”标准,绝非易事。为此,从2016年开始,多氟多集生产、项目、信息等多部门力量,组建智能制造领导小组,针对公司实施智能制造前期情况进行调研,并于2017年年初,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数字化系统构架。
众所周知,随着“工业4.0”概念在中国的兴起,机器人、3D打印、VR技术成为各大科技展览上备受关注的产品。不过,“工业4.0”并不是购买几个机器人或是引进几套自动化生产技术就可以实现的,这是一次全新的工业创新浪潮。
事实也正如此,多氟多智能制造的框架遵循S95国际标准,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大背景下,以垂直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为指导,以智才聚集、智慧企业、智能制造“三智工程”为目标,沿着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道路,积极推进多氟多的“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系统建设,重点围绕SAP ERP企业资源计划和智能设计、智能采购、智能制造、智能市场、智能物流以及行业数据中心进行布局和建设,标志着多氟多在推动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与传统的制造业关系相比,多氟多智能制造的核心理念是跨界整合、高度自动化并优化生产过程。在横向上,这意味着企业内设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各部门的整合。在纵向上,这意味着企业层面、工厂管理层面、运营控制层面、管控层面和一线层面的整合。
在多氟多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智能制造综合监控平台上,从配料、正负极涂布、辊压、切片、老化等25道工序的每台设备运营情况及生产实时参数一目了然,并能随时生成数据分析报表。
据介绍,通过智能化的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将实现电芯总成生产中的19个关键KPI、质量管理过程中8个关键KPI、设备管理过程中4个关键KPI,根据设定逻辑自动计算,从而减少因人工取数、计算及干预的工作强度和失误,进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还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上。在多氟多新能源动力总成车间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动力锂电池的总装。“每套电池的装配时间是5分40秒,必须分秒不差。”多氟多新能源动力总成车间主任李兰民告诉记者,“电磁感应的自动装卸车会按时从生产线上进行装卸操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越来越不重要了。在动力总成车间的墙上,一面写着“青春动力,总成必成”的旗帜上是所有总成车间工人的签名。多氟多新能源总经理助理、十三分厂厂长邹英武告诉记者,今年年初以来,生产任务很紧张,动力总成车间的工人没休息一天。
“智能制造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和其他一些先进技术来辅助人工。”邹英武说,“这就意味着劳动强度大的常规工作岗位会不断减少,而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灵活应对、解决问题和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据悉,目前多氟多新能源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和资深工程师为核心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拥有独立的锂电研究所和标准化动力电池测试中心,申报专利10余项,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UL、CE、ROHS、TS16949等认证。
同时,多氟多新能源还依托上市公司资源优势,自主建立国家认可实验室检测平台,成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其中先后研制开发了高性能LiPF6、LiBF4、LiBOB,从而创新研发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锰酸锂材料、三元系材料、高安全性无纺布材料,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氟多锂电研究所主导动力电池核心材料的筛选、设计、研发与制造,实现了分子结构创新,拥有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材料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产业链优势明显,同时还拥有先进的无纺布隔膜技术用于电池制造,离子透过率达到90%,使电池性能大幅提升。
如果说,是技术创新为多氟多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户,那么,管理创新则是引领多氟多走向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多氟多新能源为实现“好产品,智能造”的目标,正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这一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旨在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在动力总成车间,产品质量实行可视化管理,针对每道工序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皆有不良描述、原因分析、客户端影响及预防措施等一系列闭环管理。
智能制造助力,精益生产落地,效果如何?一份反馈档案显示,动力锂电池生产在技术方面实现新突破:设备自动化程度将提升至96%以上,自动数据采集率提升至90%以上,基本实现电池生产自动化、检测在线化;大幅缩短电芯生产周期,单批次电芯制造时间缩短至7天以内;稳步提高电池品质,电芯能量密度提升至250Wh/kg以上;整线直通率提升至95%以上,电芯可配组率提升至98%以上。产品生产综合性指标也会得到大幅提升:预期将提高生产效率26.7%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2.5%以上,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1.6%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5.4%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2.6%以上。
如今,多氟多新能源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先后成为奇瑞、东风、长城等中高端汽车制造厂的配套供应商。2019年一季度,多氟多新能源生产的软包动力锂电池国内销量排名第二,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