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氟化工出发向新能源进军,形成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这是多氟多集团30年来的“进化论”。
一路走来,所谓的产业链布局只是多氟多战略层面的宏观表述。然而,从宏观到微观,从目标到硕果,其中蕴含着多氟多怎样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逻辑?笔者尝试从此次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的所见所闻中管窥一二,以鉴未来。
多氟多之所以成为“多氟多”,在于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心中有个一以贯之的经营哲学:持续提升产业链上的总体附加值。而在此“一鼎”之下,更有着科技创新、现场管理、智能制造之“三足”成了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的“灵魂三角”,稳固擎立。
科技创新仿佛是浸入多氟多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基因。这一点可回头看看多氟多取得的部分成就堪为佐证:多氟多先后承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863”计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工业强基工程等20多项国家级工程以及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计划和氟化盐绿色工艺计划。也正是如此积淀,才成就了多氟多凭借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后天禀赋,实现了其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布局。
做好现场管理是多氟多逐梦路上的“法宝”。曾有一位管理大师说过,每个企业都有现场,但管理水平是各有不同的。“现场,永远是管理者最好的答案”。可见,现场管理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
据介绍,一个锂电池有1220个质量控制点,比一般的工业品生产管理难度要大得多。笔者在管理现场看到,多氟多除了以智能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还通过推行“精益生产”提升管理效能。其实,多氟多一贯重视现场管理,多年前笔者就曾在氢氟酸生产车间看到过其“管理没有差不多”的企业文化。4月2日,从201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传来消息,多氟多“民营化工企业依托氟技术优势的新能源业务培育发展”管理创新项目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印证了多氟多从氟化工出发向新能源转型的创新发展之路。
智能制造将为多氟多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赋能。今年4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和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智能制造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员大会在多氟多举行。论坛上,李世江与大家分享了多氟多以智慧企业、智能制造、智才聚集“三智工程”为抓手的数字化变革之路。此言非虚,笔者采访所见“三智工程”如今正在多氟多逐步落地开花,必将成为未来其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新高地。
万千物种必有其进化路径,百千企业自有其蝶变秘诀。如是观之,不断自我迭代的多氟多名不虚传,亦将前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