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长、西家短,群众的难事崔姨管。”这是在解放区民主街道月季苑社区群众中流行的一句话。群众口中的“崔姨”就是该社区家事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崔爱英。
2018年4月15日,解放区法院与月季苑社区联手成立了以家事矛盾化解为主的“崔姨”家事调解工作室。该调解室以“家人”的情怀解心结,以“家和”的理念化矛盾,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
该调解室由8名调解员组成,除了专业的法官、律师外,其余大多是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都算不上多大的事,崔爱英却认为:“别看这些事小,如果不及早处理或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事,甚至发展成治安、刑事案件,不仅伤了邻里和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今年4月18日,一场大风将某门店的招牌吹落,正好砸到了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双方因为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发生争执,甚至要动手打架。崔爱英知道情况后,及时把双方叫到调解室。车主态度强硬地说:“我已经打电话咨询过4S店了,需要5000元的修理费。我就去4S店修车,其他地方不去!”但店主认为双方都有责任,不愿意出高额的修理费。于是,崔爱英就开始分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她对车主说:“你自己一点错都没有吗?如果你将车停在停车位上,招牌就不会砸到你的车。如果真处理起来,你首先就违章了。再说了,修车去哪里都是修,只要能修好就行。”另一方面,她对店主说,不管怎么样都是其招牌砸了别人的车,就算闹到法庭上也不占理。就这样,崔爱英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店主赔偿500元修车费,纠纷得到化解。
月季苑社区党委书记宋战勇告诉记者:“崔姨调解处理矛盾纠纷公平、公正,大家都心服口服。她化解了一起起矛盾纠纷,办成了一件件难事,居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和事佬’。”
一次,某小区两邻居因空调外挂机安装位置不当引发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为了控制场面,崔爱英将他们分开调解。在调解初见成效后,她又现场为当事人连线“解放区法院调解平台”,让法官现身说法。经过努力,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解放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官进驻社区设立调解工作室,能够把大量案件化解在诉前,让大量矛盾纠纷平息在萌芽状态,使调解工作室成为诉讼案件的“过滤器”。
“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能稳定。”崔爱英说,社区调解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了一条便捷、灵活、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途径。2018年,该调解工作室共调解家事纠纷86件,入户走访群众1130余次,救助困难学生22人,为32户困难群众申请了低保,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今后,我们要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群策群力,同心协力,继续发挥人民调解员‘管闲事’‘断家务’的优势,努力做到小矛盾不出楼院、大矛盾不出社区,以小平安累积大平安,用光和热温暖群众的心,为社区的平安稳定奉献全部力量。”崔爱英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