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汇报观摩会在市中医院举行
市中医院解放院区开设针灸特色门诊
小满养生宜清热健脾
茯苓
缓解疼痛的要穴
中药传承说炮制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药传承说炮制
——中医绝技探访之四十六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李娥正在查看烘焙的中药材。
  本报记者 孙阎河 摄
 
   

  本报记者 孙阎河

  日前,记者到市中医院采访时,顺便拐到药学部主任李娥的办公室。三句话不离本行的李娥又谈到了中药炮制,并对现在一些人轻视中药炮制的观念和做法很是愤慨。这让记者深受感染,决定深入了解一下。

  “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中药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还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几千年以来,我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中药炮制方法与技术,还发明了众多传统的中药炮制加工工具。可以说,中药的炮制技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提起中药,李娥就有说不完的话,“相传中药炮制起源于神农时代,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都对中药炮制有详细的记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载了100余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记载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与技术。唐代的《新修本草》是第一部国家药典,标示有中药炮制的方法,是炮制技术受到政府保护的开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设有中药炮制专项,清代张睿的《修事指南》详细记载了232种中药的炮制方法。”

  仅仅是口头介绍还不行,李娥又拉着记者去中药制药车间看看。在车间,记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精心制作水泛丸。李娥指着做好的水泛丸对记者说:“东汉时期就对制药理论和制备法有了比较完善的认识,医家就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宜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可以说,那时候就开始强调根据药性选择剂型。张仲景则在汤、丸、散、膏、酒的基础上,又创制了坐剂、导剂、洗剂、滴耳剂、糖浆剂及脏器制剂等10余种剂型,而且制备方法完备,用法、用量和适应证都十分明确。”

  “中药炮制与不炮制到底有多大差别?”记者问。

  李娥看了看记者,严肃地说:“中药不经炮制是不能被入药的。炮制对药物的升降浮沉影响很大。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如酒制引药上行,盐炙引药下行入肾经。再者,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中药,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另外,中药经过净制、水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可以使具有毒性的中药降低毒性。因此,现在有些人对药物该切的不切、该炒的不炒、该煅的不煅,甚至成块的矿石类中药都配方入药。比如,石膏应碾碎呈粉状入药,才能发挥其作用;鳖甲、龟板必须按炮制要求砂炒、醋淬,方能入体医病;大黄中所含大黄素可清热致泻,所含柔质又涩肠止泻,临床应用必须按病情所需,经不同炮制入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此外,还有怀地黄,如果是生地黄,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经过九蒸九晒,就成了熟地黄,主要作用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