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一些常见的腰腿疼痛,不妨在家里灸阿是穴,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不过,与其他穴位不同的是,阿是穴无固定部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取穴方法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在全身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本期,《‘穴’看中医》栏目特邀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师吴绪海,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个神奇的阿是穴。
“关于阿是穴有个小故事,相传,阿是穴是由古代著名中医孙思邈发现的。有一次,孙思邈为患者治病,但一直不得其法。一天,他无意中按到患者某处,其病痛立刻得到舒缓。孙思邈于是在该处周围摸索,患者呼喊‘啊……是这里,是这里了’。后来孙思邈加以针灸,患者病情转好。于是,他就把这个特别的穴位命名为阿是穴。”吴绪海说,“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因此,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
吴绪海介绍,在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使患者有酸、麻、胀、痛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阿是穴不但反应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可出现条、扁平、圆形、椭圆、条索等形状反应物,如腰痛病,在腰部痛点出现圆状、椭圆状反应物;足痛不履地,在足弓内侧痛点出现条状反应物;风湿性关节炎,在膝关节周围疼点出现条状反应物;胃痛,在腹部痛点皮下出现条状反应物等。
吴绪海指出,因风、寒、湿等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关节等处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痹病,针刺治疗的主穴就是阿是穴。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而痛点,正是因为不通导致的,通过艾灸的阳火温暖,使痛点的阻滞消融,达到疏通的目的。
“需要提醒的是,在冬病夏治期间,医护人员经常通过贴敷阿是穴,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前些年,李阿姨爱穿裙子,导致双膝关节经常怕冷、怕风、疼痛,天气变冷时症状更加明显,来医院诊治时,医生通过寻找、按压膝关节周围的疼痛点,经过连续两个夏天的穴位贴敷,其不适症状得到很大缓解。”吴绪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