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成长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港
硬核又温情的儿科“娘子军”
用爱守护孩子的健康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 年6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爱守护孩子的健康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工作纪实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孩子们的守护天使。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文/图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儿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要比其他科室大得多,他们面对的患者是一群小可爱,可这些小可爱因年龄原因,只会用哭闹表达自己的不适。孩子的哭闹考验着儿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耐心。面对考验,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用温暖的笑容,精湛的医术解除患儿病痛,交上满意答卷。

  累并快乐着

  5月24日13时,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吴新春已经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此刻,她正准备休息缓解疲惫的身体时,听到病房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一名女子焦急地喊道“医生,医生呢?我孩子烧迷糊了。”

  吴新春腾地站起来,立即走出值班室,看到护士杨晓燕带着女子和孩子到检查室随即跟上。杨晓燕为患儿测量生命体征,吴新春为患儿查体后给予对应处理。

  近一个月来,每天都有患儿因发烧咳嗽住院治疗,这些患儿的症状反反复复发烧。为了能够及时处理患儿的突发情况,吴新春吃住在医院随时应对。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一个孩子,家长视孩子如至宝,孩子一旦生病恨不得医生守在病床前。”吴新春说,她特别理解家长的心情,为了给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消除一切可能发生的矛盾,这一个月来,科室所有医护人员都处于加班状态,全力以赴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让孩子的身体健健康康,是儿科医护人员追求的终极目标。看着孩子康复出院,我们再累也值得。”吴新春说。

  大学毕业后,吴新春义无反顾地选择在儿科工作,至今已经有30多年。30年来,她不仅让患病儿童远离了疾病和痛苦,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健康和欢笑,作为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她更是身体力行不断推动儿科事业的发展。

  提前介入有效预防疾病

  “儿科医生的责任,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病,更重要的是把儿童保健、预防等知识教给家长,让孩子的体格和智力都能得到提高,远离疾病。”吴新春说。

  在儿科工作了30余年,吴新春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她说,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因为家长的疏忽,如果家长能够多观察、掌握保健知识做好预防工作,许多疾病就会绕开孩子。

  吴新春说,儿童的抵抗力差,表述能力也差,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家长稍一疏忽就会导致孩子生病。以手足口病为例,如果家长能够提前预防,干预此类病毒的传播,孩子就不会发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手足口病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可持续4~5日,患儿的手掌、脚掌和臀部会出现疱疹,口腔内会有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多在1周内痊愈。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的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1~5天会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病情严重的会导致患儿死亡。

  “手足口病虽然发病急、症状重,但这种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吴新春说,“目前,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反复告诉孩子,小手没有洗干净前不能揉眼睛、抠鼻子和抓东西吃。”

  苦练基本功提高护理质量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位于四楼,病房的颜色以蓝色和粉色为主,墙上贴着孩子们喜欢的动漫人物,走进这里犹如进入一个童话王国。

  5月25日7时30分,儿科护士开始查房,大家刚走进1号病房,原本躺在病床上的小男孩一骨碌爬起来躲在妈妈的身后,脑袋探出来对着护士大声嚷着“我不要打针,我不要打针”,说着说着小男孩竟然哭了。查房的护士对他的反应很淡定,护士胡莹伸出两只手,一边晃着一边说:“阿姨手里没有针,不信你看看……”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孩子的哭闹声中拉开序幕的。”护士长孙静说。在儿科工作一是要有耐心,二是技术过硬,儿科的护士个个都是“孩子王”,为了和孩子打交道,人人练就各种绝活,尤其是“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技术。

  儿科相较于其他科室不仅更辛苦,还要面临更大风险和压力。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生病后一家子人陪护。家人对护理技术的要求高,不允许护士给孩子造成痛苦,在各种护理技术操作中,家长对静脉穿刺技术的要求尤其高。儿科护士为了避免因静脉穿刺引发矛盾,人人都能达到“一针见血”的护理要求。

  护士晁书浩在儿科工作了11年时间,她刚进入科室的时候,当时的护士长邓华天天盯着她练习静脉穿刺,她开始还不能理解,跟着邓华学习了一段时间才知道“一针见血”的本领,对于儿科护士是多么重要。

  “护士做治疗时,如果一针没有成功,轻者招来家长的谩骂,有极端的家长还会打人。”晁书浩说。为了练就“一针见血”的本领,她就自己给自己扎针,专门找毛细血管扎练手找感觉。

  “这里的护士技术好,脾气也好,对待孩子特别有耐心。”患儿家属说。

  孙静说,儿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不同,患者是0到10岁的儿童。小孩子语言表达和需求,与成年患者完全不同,儿科护士在执行各种治疗时,不只是护理更多还有陪伴成分在里面——陪孩子聊天,逗孩子开心。孩子对待医护人员会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没有好感就会抗拒护理。因此,护士做治疗前要有铺垫,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接受治疗。

  “孩子病了,家长心焦,我们医护人员要将心比心,一不能急,二不能烦,三不能躁,要时时处处小心、耐心、专心、细心,特别要有一颗爱心,要以对孩子和家长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让孩子早日康复,让家长早日放心。”吴新春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