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 垒
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2019年5月20日至6月20日为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怎样做才算是科学的入学准备?幼儿园阶段应该教什么?孩子们应该学什么?在示范区永威幼儿园开园之际,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我市幼教专家、永威幼儿园总园长申芳。
记者: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在不遗余力地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今年,教育部又把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定为“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您是怎么看教育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申芳: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人心智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这段时间内形成的习惯、性格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这个阶段特别重要,政府部门、教育专家都很重视。另外,孩子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也应顺应这个规律。部分幼儿园和家长存在的“抢跑意识”,过早让3~6岁的孩子学习超出他们认识能力的知识,短期内觉得好像占了便宜,但这违背儿童的天性与发展规律,不仅干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还使儿童对生活失去活力和热情,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所以,强调“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就很有必要。
记者: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应该学什么?
申芳:示范区永威幼儿园开园,标志着永威教育集团第四所幼儿园正式成立了。一直以来,我们都主张幼儿园应该重点培养孩子六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帮助孩子养程良好的习惯,老师应该教会孩子讲卫生、懂礼貌、不偏食、不挑食、爱运动、早睡早起、有安全意识等,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是自理能力,包括让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进餐、穿衣、如厕等,自理能力越强的人越能适应新环境,越敢于探索,也越自信;第三是学习能力,老师可以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模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的能力,为上小学做好准备工作;第四,社交能力,孩子在幼儿园里,在跟同龄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怎样建立友情、怎样保持友谊、出现矛盾时怎样解决问题;第五,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第六是培养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记者:做好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教育工作,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申芳: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负有重要责任。因此,不管工作多忙、事业多重要,父母都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尽到父母的责任。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所以,希望家长都能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教育孩子,还要懂孩子的成长规律,并按照规律教育和引导孩子。比如,3~6岁的孩子有几个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家长了解了这些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孩子学习起来就会既快又好,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了孩子的发展关键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
另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一些家长盲目抢跑,总会问幼儿园教会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写字,其实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盲目追求“不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