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笔者随焦作文化旅游推广团到台湾推介文化旅游,用两天时间考察了台湾地区的民宿,真切感受到台湾地区的民宿在乡村旅游中占着特殊位置,成熟的乡村民宿远远走在我市前面。学习借鉴台湾地区发展乡村民宿的经验,有利于我们思想上统一认识、工作上少走弯路。
一、发展旅游民宿的标准
2017年8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并于今年5月20日对该标准作了第一次修订,明确提出:“旅游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14间(套)、最高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注重文旅结合,弘扬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倡导文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安全卫生,追求高质量发展。依据上述规定,笔者理解,民宿区别于农村一般的农家乐和城市的酒店住宿,它体现的是民宿主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关爱、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住宿者对乡风民俗的体验和对乡村生活的融入。应该说,民宿的核心是“家”的体验和文化消费。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发展乡村民宿,目的是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村容村貌,改变乡村环境,互融城乡文化,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发展乡村民宿是发展农业的重要补充,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格局将起到推动作用。
二、学习借鉴台湾地区发展民宿的经验
台湾所有地区发展民宿均有20年以上的历史,这次我们参访的花莲县、南投县8家民宿,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台湾民宿代表了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乡村旅游的最美风景。具体讲,有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环境优美。每家民宿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或傍青山、或依绿水,花树高低错落,绿草自然铺就,有的能远眺大海,有的能看山间云卷云舒,一方小小的池塘或潺潺流水,为庭院增添了灵动。
二是乡情浓郁。每家民宿都注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家庭元素,传递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每有询问,民宿主人都会详细讲解政府发展民宿的政策、家族创业情况、邻里关系、地理地貌、原住民风情等,成为吸引游客的显著亮点。
三是风格独特。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装修风格,情调各异,尽显主人的素质和能力。花莲县吉安乡的吉野精栈民宿主人喜好古董,从美国、荷兰“淘”了一批19世纪初期的电唱机、冰箱、汽车引擎盖装饰到客厅和房间,使人有穿越历史之感。南投县埔里镇三茅屋民宿主人用当地的木材装修房间,客房规划和建筑风格达到了完美统一。
四是卫生整洁。民宿功能划分合理,住宿设施整洁卫生,公用物品安全舒适,垃圾日产日清,污水排放符合标准。这方面,当地民宿行业协会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五是服务热情。民宿接待人员彬彬有礼,待客热情,早餐都备有牛奶、咖啡、果肉以及品种多样的主食,让我们感受到民宿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5月20日晚上,我们参访团一行住宿南投县埔里镇三茅屋民宿,由于路况不熟,到达时时间已经很晚。三茅屋民宿的兄弟三家主人全在那里等候,并帮助我们拎包上楼,我们真切体验了周到的服务。
参访期间,我们得到两笔数字:花莲县面积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合法民宿有2000多家;南投县埔里镇桃米休闲农业区18平方公里,人口1146人,合法民宿有41家,可见民宿之普及。上述民宿包括生态型、景观型、欧式型、泰式型、梦幻型等类型,形成了共存共生共荣的社区圈,实现了主人客人、生态环境、建筑美学、和谐文化、永续价值的完美统一。
三、对我市发展乡村民宿的思考和建议
参访归来,笔者特意对焦作地区的民宿发展作了调查,焦作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民宿有31家,在建民宿有41家,五证齐全的民宿仅“云上的院子”1家。笔者认为,我市在发展乡村民宿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否则欲速则不达。
一要坚持规划在先。当前,我市旅游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有3家AAAAA级景区、4家AAAA级景区和10家AAA级景区,“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成为宣传焦作的名片,2018年先后荣获“全球年度十大户外运动目的地”“中国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等称号。我市目前的民宿大都依托旅游景区和古村落,发展滞后。要做好发展民宿规划,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当地发展民宿的可行性,使民宿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村镇总体规划相适应。要按照宜“游”则游、宜“宿”则宿的原则,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选择发展民宿,确保民宿经营的成功率。焦作地区宜发展民宿的区域应大体规划在成熟景区、沿黄河观光带和特色村镇周围,这些地方具有“农民主体、大众消费,生态观光、资源互动,乡土文化、市民体验”的优势和特点。在人口多、密度大、自然和文化资源遗存少的村镇搞民宿,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二要坚持文化引领。民宿提供的是一种个性化、精细化的非标准住宿体验,它关注的是文化内涵,在意的是周围的山水、乡情、文化遗产,体验的是渐行渐远的农耕文化、独特的人文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记得住的乡情乡愁。民宿特别强调民宿主人或经营管理者要有主人情怀,在温馨的环境里能与住宿者互动,娓娓道来那山、那水、那人,追忆梦里的乡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因此,民宿必须坚持文化引领、文旅融合,素颜而不造作、高端而不奢华,从而达到主客双赢。
三要坚持试点先行。发展民宿要循序渐进,切忌搞形式主义。政府要明确民宿的性质与行业界定,将民宿与乡村酒店、社会旅馆有所区分,确立民宿发展的行业地位。政府还要为民宿业主或经营管理者利用自有住宅或租赁农户住宅、租赁闲置农林用房开办民宿提供政策方便,鼓励民宿主人或经营管理者融合文化、文创、农创等要素,形成复合化的综合消费链来影响客人、扩大消费。当然,还要充分认识民宿发展的局限性,考虑民宿投入、民宿入住率和季节性变化等诸多因素,防止资本的投入把民宿变成商业开发和投机,从而使民宿发展真正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总之,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乡村民宿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提早谋划,主动作为,推动乡村民宿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