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召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
图片新闻
焦作中旅银行领导 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党建工作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小伙银行内求助 工作人员助其脱困
请“戒尺进校”,这个可以有
向程传信学习 补足精神之“钙”
代收垃圾网约工
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活动
成功堵截一起出借个人账户风险事件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戒尺进校”,这个可以有
□吕可玫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第二小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该校2018年3月开始“请戒尺进课堂”,对违规学生实施轻微惩戒。将近一年半后,澎湃新闻回访该校,试图了解“戒尺进校”后的效果。“这一年多来使用戒尺得当的班级,班风、学风都有很大的改进。”大竹县第二小学校长沈逢春告诉澎湃新闻。

  (据澎湃新闻)

  近年来,由于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比较敏感,一些小学生不遵守校纪班规,调皮捣蛋,老师却不敢管,直接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让人纠结。虽然有教育界人士呼吁“请把惩戒权交给老师!”但是有些校长担心,一旦老师把握不好惩戒的尺度,正常的“惩戒”就有可能变成体罚,最后会加深师生矛盾、家校矛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然而,该校校长顶着压力,大胆请“戒尺进校”,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敦促各位老师适度使用戒尺,效果明显。该校学风、班风大有改进,原来担心的家长们也纷纷为此举叫好。可见,请“戒尺进校”,这个可以有。

  其实,早在2009年,教育部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既然授权老师可以批评教育学生,老师总不能老是口头上批评教育学生吧?实践证明,请“戒尺进校”,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惩戒,也不失为一种批评教育的好办法,值得一试。

  毕竟,教育离不惩戒,这是被许多国家证明的事实与经验。像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都颁布了有关老师有权惩戒学生的法律和规定,允许老师惩戒学生。如美国有的地区规定,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可以一次性打屁股至少3下;韩国允许老师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惩尺,打犯错误学生的小腿男生10下、女生5下等。

  何况,时下一些小学生被娇生惯养,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有的变得无法无天。加上一些留守儿童因受代抚养人的过分溺爱,也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调皮捣蛋。老师对这群学生既不能惩戒,只能口头批评几句,效果甚微,让老师纠结不已。

  现实是,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是对学校的信任和期待,如果老师不管好这群学生,就是变相地放弃这群学生,既对不起他们的家长,也会辜负学生的一生。毕竟,对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德不端的学生放纵不管,等于是看着他们长大后成为“社会的包袱”。所以,该校长决定冒着被人骂的风险,请“戒尺进校”,赋予全校老师一定的惩戒权,对学生实施轻微惩戒,让学生认识错误、改良习惯,知敬畏,懂规矩,教育他们阳光做人、健康成长。

  当然,为防范拥有惩戒权的老师过度使用惩戒权,学校还规定老师在使用惩戒权时,必须按照“一请二问三惩四慰”的惩戒流程操作,让老师在惩戒学生时做到张弛有度、灵活把握、不越界,真正让“戒尺进校”成为老师的教育艺术,成为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