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长恩路建业森林半岛小区,一场“让垃圾分类成为时尚”的公益活动正在举行。工作人员现场给小区居民分发带有二维码的环保型垃圾袋,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说,这个小区的时尚就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成不同的种类。通俗地讲,垃圾分类就是从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根据相关要求,我市将部分小区定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其中就包括建业森林半岛小区。
建业森林半岛小区的垃圾分类已经实施一个月了,效果如何呢?
记者在该小区智能回收亭看到,这里有称重机、礼品兑换机及4个分别放置纸类、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垃圾的蓝色垃圾箱。掀开每一个垃圾箱,都能看到居民确实是按照要求进行了垃圾分类。比如,塑料垃圾箱里全部是饮料瓶等塑料制品,金属垃圾箱内放的是易拉罐等金属制品。
记者看到,这里垃圾分类的氛围很浓,有垃圾分类宣传栏,什么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宣传栏中的内容介绍得清清楚楚。该小区有多个定点、定时垃圾回收点。打开回收点的垃圾桶,可以看到大多数居民用的都是带有垃圾分类二维码的垃圾袋,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这里的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大多数居民很配合,一个月来,一些居民的积分已有90多了。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根据积分,可免费领取洗衣液、香皂等。
居民刘明说,过去这个小区的垃圾经常爆桶,有人乱扔垃圾,垃圾桶周围环境差,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还经常闻到异味。自从实行垃圾分类后,这些现象都不见了,小区卫生更好了,小区居民还能领到免费奖品,利国利民、利他利己的事儿当然要做好。
我市不仅在比较先进的城市小区推行了垃圾分类,在个别村庄也推行了。记者在解放区上白作街道老牛河村看到,这里有垃圾分类收集亭,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市领导来这里调研时,也点赞这里环境卫生做得不错,是一个学习的标杆。6月21日,市“四城联创”指挥部对城中村(城郊村)、城乡接合部整治工作排序,解放区上白作街道位居第一,老牛河村就给上白作街道加了不少分。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一些还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也不甘落后,市民吴先生家住消防巷的一个小区,他自觉实践垃圾分类。他总是把厨余垃圾分开,用塑料袋存好,每周回老家时带回去,厨余垃圾成了农家小院里植物的肥料。他说,这样做,垃圾变成了资源,垃圾得到了“重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说,垃圾分类是一件很时尚的事儿,如果自己做不好,就感到很落伍。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儿,让环境更卫生,让心情更愉快,何乐而不为?